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周晓玲教授: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诊治新进展

来源:
医路肾康
2025-08-13 10:50:28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重要肝外表现之一,根据数据统计,我国HBV-GN在肾活检确诊的肾小球疾病中占比为2.74%~10.62%,主要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MN)、膜增生性肾炎(MPGN)和IgA肾病。在此背景下,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周晓玲教授系统阐述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特点及规范化治疗。

图片

周晓玲教授




一、发病机制:多因素交织的复杂网络


HBV-GN的核心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普遍认为免疫复合物沉积是其主要发病机制,详见表1。

表1 HBV-GN发病机制核心因素表

图片

注:HBV:慢性乙型肝炎病毒;NTCP: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受体;DR4:死亡受体4;TRAIL: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AIM2: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




二、临床与病理表现:隐匿起病、表现多样


在临床表现上,HBV-GN患者常兼具HBV感染的血清学证据(如HBsAg阳性)和肾脏损伤的表现。肾脏症状的起病通常较为隐匿,典型表现包括蛋白尿、水肿、镜下或肉眼血尿,以及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下降。其病理类型多样,最常见的包括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IgA肾病等。目前,我国诊断HBV-GN主要依据1989年制定的标准,其核心要点包括三点:1.血清HBV抗原阳性;2.确诊肾小球肾炎且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继发性疾病;3.肾组织活检检出HBV抗原(金标准)。血清学阴性疑似病例需结合肾活检免疫荧光检查明确诊断。




三、治疗策略:抗病毒为核心,免疫抑制需审慎


目前,临床针对HBV-GN的治疗策略为抗病毒治疗优于免疫抑制治疗。

1.抗病毒治疗

在HBV感染中启动抗病毒治疗的决定通常基于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HBeAg状态、HBV-DNA水平和是否存在肝硬化的考虑。对HBV-DNA>2000 IU/ml且合并肾小球肾炎者,指南强烈推荐采用核苷/核苷酸类似物(NAs)进行治疗。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必须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药物剂量。 

表2 不同抗病毒药物说明

图片

2.免疫抑制剂治疗

关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则需要格外谨慎。2021版KDIGO肾小球疾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对HBV-GN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进行了如下推荐:在未能有效控制HBV复制之前,应严格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潜在的病毒复制活跃和肝炎加重风险。对于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的HBV-MN患者,在未获得持续病毒学缓解前,同样应避免使用利妥昔单抗和环磷酰胺;儿童患者因自发缓解可能性相对较高,通常建议采取以抗病毒为主的保守治疗策略;而对于肾脏病变呈快速进展性(如新月体性肾炎)的患者,则需要在强效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审慎地联合使用免疫抑制治疗,并需密切监测病毒载量、肝功能和肾脏反应。最新研究显示,应用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CNI)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V-GN可有效控制蛋白尿而不增加HBV复制,这可能为CNI有效、安全地治疗HBV-GN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在HBV防控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HBV-GN的临床诊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该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聚焦于:探索更灵敏、特异的生物标志物以推动精准诊疗;建立并完善肝病科与肾病科等多学科协作的长期管理模式,优化患者从诊断、治疗到随访的全周期管理。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