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精准打击+免疫激活:癌症治疗将迎来“双核驱动”新时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机构研发纳米盘载体突破肿瘤免疫治疗瓶颈

来源: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5-08-14 15:01:57

编者按:近日,我国科研团队首创纳米导弹技术,精准打击肿瘤同时激活免疫系统,在子宫内膜癌等肿瘤治疗中实现88%抑制率。这项刊登在国际顶尖材料学期刊《Advanced Materials》的研究,为化疗免疫抑制难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1.png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建六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肖海华研究员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黄帆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26.8)发表题为Synthetic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Mimicking Nanodiscs with Pt(IV) Prodrug Enable Tumor Targeting and cGAS-STING Pathway Activation for Chemo-Immunotherapy的研究论文。首次开发出基于合成高密度脂蛋白(sHDL)的纳米盘载体sHDL@Pt,通过‌多模态成像与诊疗一体化设计‌实现了肿瘤精准治疗与免疫激活双重突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破解百年化疗困境: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到精准制导

作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癌药物之一,顺铂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会诱发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TME),导致T细胞无法有效浸润肿瘤组织,限制了其治疗效果。这就像在战场上投放烟雾弹,虽然能打击敌人,却也蒙住了自己士兵的眼睛。

近年来,四价铂(Pt(IV))前药因其能够有效诱导DNA损伤并激活免疫系统而受到关注。然而,Pt(IV)前药的递送效率较低,难以有效到达肿瘤部位,在子宫内膜癌在内的多种肿瘤上表现不佳。因此,亟须开发Pt(IV)前药的高效递送系统避免顺铂造成的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实现肿瘤治疗的新突破。

简而言之,就是让这种智能炸弹能在进入肿瘤细胞后释放活性成分,既保持DNA损伤能力又激活免疫信号通路。但如何让这些特种兵精准到达战场?研究人员给出了颠覆性方案。

纳米黑科技登场:会“导航”的肿瘤克星

2.png

本研究具有三大创新:

l  仿生载体设计。合成了一种非对称 Pt(IV)前药——C2-Pt(IV)-C12,

并基于人体天然高密度脂蛋白(sHDL)结构,与磷脂等自组装,研发出直径仅10纳米的合成纳米盘(sHDL@Pt)。这种“人工细胞快递员”能精准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受体,实现药物递送效率8倍于传统的顺铂。包括子宫内膜癌在内的众多肿瘤上,体现出比顺铂强4倍的抗癌活性。

l  多模态成像系统。为实现精准的肿瘤靶向,研究中还引入近红外 II

区荧光染料ICG和放射性核素 99mTc,用于NIR-II荧光成像和SPECT成像,构建出光学+核医学双重导航系统。就像给药物装上了GPS和探照灯,既能实时追踪药物走向,又能穿透深部组织精准定位肿瘤。

l  免疫激活双通道。通过体外细胞实验、3D 细胞球实验以及小鼠模型,

评估sHDL@Pt的细胞摄取能力、药物释放特性、肿瘤靶向能力以及抗肿瘤效果。即通过激活cGAS-STING免疫通路,将化疗损伤信号转化为免疫警报。当与PD-1抗体联用时,肿瘤抑制率达到惊人的88%,成功打破“化疗抑制免疫”的魔咒,为实体瘤的精准诊疗提供新范式。

王建六教授表示:这项技术特别适用于对传统化疗不敏感的“冷肿瘤”,通过将“冷肿瘤”转化为“热肿瘤”,显著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

未来展望: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跨越

这项突破性成果不仅为实体瘤治疗提供新策略,更展示了多学科交叉创新的巨大潜力。

从“以毒攻毒”的传统化疗到“精准打击+免疫激活”的智慧治疗,我国科研团队用纳米科技重塑癌症治疗格局。这项凝聚医工交叉智慧的研究,正在为全球数百万癌症患者带来新希望。未来,随着更多创新疗法的临床转化,人类战胜癌症的征程必将写下新的篇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尚琨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王建六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肖海华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黄帆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此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侯宏毅博士、肖冰博士参加了本项研究。本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等基金的支持。

科普时间:解码癌症治疗新范式

Q:什么是肿瘤微环境?

肿瘤并非孤立存在,其周围形成的特殊环境包含免疫抑制细胞、缺氧区域和异常血管结构,共同构成阻碍治疗的有效屏障。

Q:cGAS-STING通路如何工作?

可以说,这是人体天然的“细胞警报系统”,当检测到DNA损伤时会释放免疫激活信号,就像在敌营内部点燃烽火台,召唤免疫大军前来围剿。

Q:纳米药物有何优势?

传统化疗药物像“暴雨梨花针”,而纳米载体如同“精准制导导弹”,既能提高肿瘤部位药物浓度,又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Q:冷肿瘤、热肿瘤,咋区分?

冷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少)因肿瘤微环境抑制免疫反应,对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效果较差;热肿瘤(大量T细胞等免疫细胞浸润)则易被激活,治疗响应率高。二者区分基于基因表达和免疫标记物检测,指导个性化抗癌策略,是精准免疫治疗的关键依据。

Q:Advanced Materials是什么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是工程与计算大学科、材料与化学大领域(包含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生物材料,纳米材料,光电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电子材料等等非常多的子学科,以及非常大量与材料相关的研究领域)的顶尖期刊,在国际材料领域科研界上享誉盛名。

通讯作者简介:

王建六,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医疗副院长,妇产科疾病研究所所长。长期坚持妇产科医、教、研一线工作,重点研究方向为妇科恶性肿瘤诊疗和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一作/通讯)5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7项,编写专著43部。

兼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候任主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创办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Clinical Medicine杂志并担任主编。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首届国家杰出医师、吴阶平-杨森医学药学奖、科学中国人、全国杰出教学奖和全国宝钢教育奖-高校教师特等奖等。

供稿:妇产科 谢冰 04164

责编:宣传中心  钟艳宇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