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聚焦八大中心建设 走好老年医学高质量发展之路——访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张存泰教授

来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5-08-18 19:03:34
图片

张存泰

老年人群健康状况复杂,其突出特征表现为多种慢性疾病的共病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常伴有身体功能及认知功能的下降以及老年综合征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面对老年患者这一群体特殊且复杂的健康需求,传统以单一脏器系统为中心的亚专科单病治疗模式已不足以应对这一挑战。“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发展老年医学是保障老年健康的重要基础,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存泰教授指出。在此背景下,我国近年来出台了多份纲领性文件,为老年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导。为了进一步了解老年医学当前面临的挑战、学科未来建设方向、分会的重点工作等,本刊特邀张存泰教授进行分享。

■ 中国老年医学发展核心:共病管理、综合评估与健康老龄化

老年人多病共存现象极为普遍。一项发表于Ageing Research Reviews的研究指出,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的多重疾病患病率高达35.1%。如何避免或降低老年共病带来的多重用药风险,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前段时间我们科室会诊过1个病例,患者身患19种病,在专科门诊看了一圈后开了29种药,每日服药量达52片。经过我们老年病科综合评估与治疗后反而减少了用药量,做到了多病共治及合理用药。”张存泰教授表示:“传统的‘专病专治’亚专科模式已难以有效应对老年共病存在的这种复杂性。”

在张教授看来,中国老年医学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做好老年人共病管理,而实现共病管理的手段是老年综合评估(CGA),最终达到健康老龄化的目的。老年医学强调多学科团队协作进行综合评估与治疗,通过CGA全面评估老年人生理、功能、认知、心理、社会支持及环境等多方面状况,能够识别需要紧急处理的问题。区分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物理治疗等非药物手段改善的老年综合征,判断哪些问题可暂缓治疗,为合理用药提供关键依据,最终实现多病共治,“这也是老年医学区别于其他专科的地方”。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有很多老年疾病是无法治愈的。对于这部分人群,核心策略是维护和提升老年人的内在功能,保障患者生存质量。”他强调,“老年医学不仅仅关注寿命延长,更应注重健康寿命的延长。”

■ 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以八大中心建设为抓手

2025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年版)》。2025年6月,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成立,张存泰教授当选主任委员。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老年医学高质量发展的号召,张存泰教授表示,新一届委员会将着力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核心健康问题,以八大中心建设为抓手,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共同构建老年医学的完整服务体系。

标准化血管衰老管理中心(VMC):人体各脏器均受血管支配,血管健康是长寿和脏器功能维持的基础。以血管健康为切入点,通过标准化管理血管衰老进程,预防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从源头延长健康寿命。

老年健康管理中心:通过体检实现疾病的风险预测,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肿瘤等重大疾病;同时识别和管理亚健康状态(如骨质疏松等早期风险因素),做到“关口前移”,在疾病形成前进行有效干预。

老年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以罹患急危重症,常伴多器官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为重点服务对象,强调多器官综合保护与支持,科学评估病情、预后与治疗价值,避免无谓的过度抢救。在疾病不可逆转、生命末期时,适时转入临终关怀或姑息治疗;同时重视家属陪伴在老年患者救治和心理支持上的积极作用。

老年营养中心:应对老年人面临的营养不良、肌少症等问题,维护老年人的内在能力,预防因肌少症导致的跌倒等。

CGA中心:在分会前任主委王建业教授的带领下,分会出台了《中国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应用专家共识》,未来将继续推广CGA这一老年医学核心技术,为老年患者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

老年脏器康复中心:通过评估、运动、药物、营养、心理干预、睡眠管理等,提升重要脏器(心、肺、肾等)功能,维护内在能力。

老年围手术期管理中心:针对老年患者手术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如谵妄、感染)多发的特点,覆盖术前评估、术中管理及术后恢复全程。

老年照护中心:整合护理、康养、缓和医疗及医养结合等核心内容,贯穿疾病管理、功能维护到生命末期的全程关怀。

“不一定每家医院都要建成八大中心,可以根据医院定位、资源条件和区域需求,选择重点建设方向。例如通过优先发展老年营养中心、脏器康复中心等,带动老年医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张存泰教授解释道。

■ 共建共享共赢: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谈及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的愿景,张存泰教授强调:“分会将以‘共建共享共赢’为理念,从学科建设、基层赋能、政策推动和国际协作四个维度,共同描绘老年医学高质量发展新蓝图。”首先,在学科建设方面,深化八大中心标准化建设,推动老年肌少症门诊、骨质疏松门诊等建设及规范管理水平,通过开展全国老年医学科规范化能力提升项目(GDQI)、老年医学大查房(MDQI)及病例讨论等,促进多学科协作能力的提升。其次,将血管管理、专病诊疗等核心技术下沉至社区,建立同质化服务标准;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创新技术,依托八大中心建立全国统一标准化的数据库,配合智能监测技术等,最终实现“家庭-社区-医院”的三级联防体系。此外,在政策推动方面,尽管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老年医学发展,“建议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框架下,针对多病共存的老年患者特点,建立基于危重程度及年龄分层的差异化支付标准,并将CGA纳入收费范围。”张存泰教授呼吁。最后,分会一直在积极推动国际上的学术交流,如在美国老年学学会年会期间举办中美论坛;在8月15—17日第十届老年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期间将举办国际交流分会场。

关于本次年会,张存泰教授介绍道:“年会以‘融合创新·智汇老龄——共绘老年健康新篇章’为主题,邀请国际专家分享老年医学发展模式,聚焦血管衰老、干细胞应用等尖端领域,关注智慧老龄化设备的创新实践,希望将前沿创新科技融入老年医学实践,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深度结合,促进中国老年医学学科的体系建设,提升老年医学研究水平和老年医学科医生实践水平。”

在访谈最后,张存泰教授总结指出:“在历届主任委员的带领以及分会全体成员的努力下,老年医学从无到有,逐渐壮大,构建了蓬勃向上的学科生态。当前,青年才俊为老年医学注入了新生力量,面向未来,我们将传承学科精神,着力深化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融合创新,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作出积极贡献。”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