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王拥军团队Stroke发文,大面积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再添新证

来源:
神经时讯
2025-09-08 11:01:00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长期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血管内治疗(EVT)已成为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关键治疗手段。然而,对于存在大面积缺血的患者而言,EVT治疗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仍缺乏充分证据,尤其在亚洲人群中,相关数据更为稀缺。

基于此,王拥军教授团队开展针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EVT治疗后一年长期益处研究,该研究结果发布于Stroke杂志,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图片
PART.01


研究背景


既往研究中多聚焦于90 d内的短期结局,尚不清楚EVT是否能在更长时间内持续带来功能改善。因此,开展评估该类患者在1年内长期疗效的随访尤为重要,随访指标包括残疾程度和生存质量,该研究结果对于指导临床决策和患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PART.02


研究目的


ANGEL-ASPECT研究旨在评估在亚洲人群中,对于大面积缺血性卒中患者,相较于单纯药物治疗,EVT在1年随访期内能否持续降低残疾程度。

研究假设:若在90 d时观察到EVT具有显著优势,其益处可能延续至1年。

PART.03


研究内容


ANGEL-ASPECT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终点盲法评估)的III期临床试验。纳入中国46家医院中,18~80岁、发病24 h内、NIHSS评分6~30分、存在颅内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AIS患者。影像学标准包括ASPECTS评分3~5分或梗死核心体积70~100 ml。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EVT联合药物治疗组或单纯药物治疗组。EVT组主要采用支架取栓和接触抽吸等技术,药物治疗遵循中国卒中协会指南对患者开展相关治疗。主要终点为1年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布,评分越低表示患者功能恢复越好。

PART.04


研究结果


研究因中期分析显示EVT显著有效而提前终止。1年随访结果显示:

  • 功能独立性(mRS 0~2):EVT组为30.4%,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的17.1%。

  • 独立行走能力(mRS 0~3):EVT组亦显著优于药物组。

  • 疗效持续性:从90 d到1年,EVT组的功能独立性基本保持稳定(29.4%→30.4%),而药物组有所改善(10.9%→17.1%),导致两组间的效应差异从18.5%缩小至13.3%,但仍具有临床意义。

  • 安全性:1年总病死率为28.9%,低于国际同类研究(如SELECT2研究的45%),提示治疗安全性良好。


ANGEL-ASPECT研究首次在亚洲人群中证实,对于发病24 h内、因近端大动脉闭塞导致大面积缺血性卒中的患者,EVT在1年随访期内仍能显著降低残疾程度,疗效持续且安全性良好。

该研究不仅填补了亚洲人群长期随访数据的空白,也为全球范围内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EVT提供了有力支持。其结果与SELECT2、TENSION等国际研究高度一致,进一步巩固了EVT在该类患者中的治疗地位。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