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PCA,掌握PCA(最新指南与文献汇总)
随着外科手术量的持续增长,术后疼痛管理已成为麻醉科和疼痛科面临的重要挑战。患者自控镇痛(PCA)作为一种高效、个体化的镇痛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其通过静脉(PCIA)或硬膜外(PCEA)途径给药,以阿片类药物为核心,常联合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止吐药及其他辅助药物,形成多模式镇痛方案,旨在提升镇痛效果的同时减少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本文系统整理了PCA的常用药物配方、参数设置及随访管理要点,结合最新临床实践与专家共识,为麻醉、疼痛医师提供实用参考,以期优化术后镇痛策略,提升患者安全与舒适度。
常用药物类别及具体药物
PCA配方的核心是阿片类药物,通常辅以非阿片类辅助药物以增强镇痛效果并降低阿片类药物用量。[本部分内容基于《患者自控镇痛临床应用规范专家共识(2024年)》整理]
一、PCIA
1.阿片类药物
作为PCA的基础镇痛药物,可通过静脉或硬膜外途径给药。
指南推荐:吗啡、舒芬太尼、氢吗啡酮、芬太尼、羟考酮。
表1 常用镇痛药物相对效价比
表2 临床常用阿片类镇痛药物特点
2.镇痛辅助药
作为辅助成分,用于减少阿片类用量和炎症相关疼痛。
(1)NSAIDs,指南推荐:氟比洛芬酯。
(2)其他指南推荐:右美托咪定、艾司氯胺酮等。
3.抗呕吐药
用于管理阿片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改善患者舒适度。
指南推荐:地塞米松、氟哌利多、昂丹司琼、阿扎司琼、托烷司琼等。
4.其他辅助药物
这些药物常作为多模式镇痛的一部分,可在PCA方案中或术前/术中给药,以增强镇痛和减少阿片类需求。
指南推荐: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
二、PCEA
1.单泵PCEA镇痛
强阿片类药物LCP模式:负荷剂量(滴定)5 ml/次+持续剂量0.5 ml+PCA追加量1 ml/次,锁定时间为10~15 min,1 h单位时间内安全限定剂量为15 ml。
指南推荐:强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氢吗啡酮;长效局麻药0.2%罗哌卡因0.2%左旋布比卡因。
2.双泵PCEA镇痛
(1)国外推荐
A泵:0.2%罗哌卡因8~12 ml/h持续输注。
B泵:当持续输注局麻药镇痛效果不足时,B泵通过三通连接静脉导管用0.1%吗啡PCIA。
(2)国内推荐
A泵:0.2%罗哌卡因4~6 ml/h持续输注。
B泵:当持续输注局麻药镇痛效果不足时,患者可以按压自控键,B泵通过三通连接硬膜外导管用0.01%吗啡PCEA,LP模式给药[即负荷(滴定)剂量5 ml/次+PCA追加量1~2 ml/次,锁定时间15~20 min],增强镇痛效果。
常见参数设置
表3 PCIA常用镇痛药物及参数设置
表4 PCEA常用镇痛药物及参数设置
配方示例
配方通常涉及混合多种药物,用生理盐水稀释至特定体积(如100 ml或200 ml),并通过输注泵给药。但多篇文献强调,需要验证药物的稳定性和兼容性,以避免物理、化学反应问题。(以下PCA配方源自多篇文献,仅限于协助理解PCA配置,实际用药请结合临床。)
一项常见的术后PCIA混合物包含阿片类、NSAIDs和抗呕吐药,例如,芬太尼400 µg、酮咯酸30 mg、氢吗啡酮4 mg或羟考酮10 mg,以及雷莫司琼0.3 mg或昂丹司琼10 mg。所有成分混合后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存储在便携式PCA系统中。
类似配方中,氢吗啡酮和地佐辛结合:如氢吗啡酮0.2 mg/kg+地佐辛0.5 mg/kg+雷莫司琼0.6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0 ml;参数设置为背景输注速度4 ml/h、单次剂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锁定时间防止过量给药)。
部分配方结合了阿片类、抗呕吐药和长效剂:如舒芬太尼2 µg/kg+托烷司琼5 mg(基础配方);研究组添加氢吗啡酮5 mg,稀释至100 ml生理盐水。
在癌症或术后疼痛中,纳布啡和地佐辛的组合:如纳布啡0.5 mg/kg+地塞米松2 µg/kg+生理盐水至100 ml,用于PCA泵,输注参数需根据患者调整。
重要提示
兼容性:混合配方须查阅权威配伍禁忌表,确保药物相容性。
个体化:所有参数均为起点,必须根据患者的疼痛评分、镇静程度和不良反应进行实时调整。
监护:老年、肥胖、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应慎用背景输注,并加强呼吸监测。
PCA管理、随访意见
术后定期随访可评估患者PCA使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形成及时反馈机制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各种必要支持,帮助其更合理地使用PCA泵。根据《成人术后患者自控镇痛随访专家共识(2025)》,汇总PCA管理及随访意见如下表。
表5 成人术后PCA随访专家共识推荐意见
表6 麻醉评估记录单
表7 PCA疼痛治疗记录单

评论

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