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训明院士团队联合多团队于Stroke发文:优化手术时机可显著降低儿童烟雾病卒中风险
2025年9月17日,美国心脏协会主办的国际脑血管病领域知名专业期刊Stroke杂志在线发表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康复医学科/神经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及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等研究团队题为“Optimizing Surgical Timing to Reduce Stroke Risk in Pediatric Moyamoya Disease”的研究成果。
烟雾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脑血管疾病,主要特征为向大脑供血的双侧颈内动脉、大脑后动脉等大动脉逐渐狭窄、闭塞,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脑梗死或脑出血,同时颅底形成异常血管网。这些增生的血管在影像学检查的图像中,看起来像飘散的烟雾,因此得名烟雾病。以中国、日本、朝鲜和韩国为主的东亚各国是烟雾病的高发地区。在中国,这种疾病是中青年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常见于儿童群体。确定最佳手术时机对降低儿童烟雾病患者的卒中风险至关重要,但指导临床决策的证据仍然有限,研究旨在根据不同的症状发作模式确定最佳手术时机。
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分析,纳入200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因烟雾病接受血管重建术的全部儿科病例。依据首发临床表现,将患儿划分为梗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型及非缺血型三大表型;其中TIA型再按ABCD²-plus评分细分为高危亚组与低危亚组。系统采集诊断—手术间期(dDSI)及围手术期卒中事件,采用时间-事件模型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以多变量Cox回归锁定最优手术时机切点,进而按DSI分层比较卒中发生密度。
共736例患儿符合入组标准。术前观察期内,脑梗死发病密度为11.83/(1000例·月),脑出血发病密度为1.21/(1000例·月)。
1.脑梗死或高危TIA起病,把手术推迟到2.5个月以后,术后再发脑梗的概率会显著升高(模型AUC 0.722,特异度56.1%,敏感度88.2%,P<0.001);若等待超过6.5个月,风险进一步累积(AUC 0.631,特异度40.0%,敏感度80.4%,P=0.006)。
2.对于非缺血型病例,手术延迟≥5年则与脑出血概率升高相关(AUC 0.761,特异度85.6%,敏感度57.1%,P<0.05)。
3.对梗死或高危TIA患者尽早实施手术,并未增加围手术期脑卒中事件的发生率。
对于患有烟雾病的儿童,在降低卒中风险方面,起病为脑梗死的患者在2.5个月内进行手术干预有益,起病为高危TIA患者在6.5个月内进行手术干预有益,非缺血性患者在5年内进行手术干预有益。

评论

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