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血钾6.6 mmol/L,首要处理是推钙吗?危急值处理「速记手册」建议收藏!

来源:
围术期医学论坛
2025-10-14 11:13:36

“危急值!患者血钾6.6 mmol/L!”

心电图屏幕上,T波已然高尖。

手术能否继续?用药与查因,孰先孰后?

在临床工作中,“危急值”是患者游走于生命边缘的信号。根据《患者安全目标》,血钙、血钾、血糖、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一旦触及警戒线,便意味着风险陡增。因此,如何快速识别并处理,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

一、电解质危急值

1.血钾

危急值界限

低钾血症:<2.5 mmol/L。

高钾血症:>6.5 mmol/L。

危险性

低钾:导致呼吸肌麻痹、严重心律失常、肠麻痹。

高钾: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处理要点

(1)危急低钾处理:

立即静脉补钾,浓度不超过0.3%,速度不超过10~20 mmol/h。

严格遵循“见尿补钾”原则。

同时纠正可能存在的低镁血症。

(2)危急高钾处理(口诀:一停二抗三转移,四促排泄莫迟疑)

一停(停钾药):停用含钾药物、食物及保钾利尿剂;

二抗(拮抗钾的心肌毒性):10%葡萄糖酸钙10~20 ml或10%氯化钙5~10 ml静脉注射(>5 min),5 min后可重复注射;

三转移(降钾)

胰岛素糖协同好:胰岛素10 U+50%葡萄糖50 ml,静脉输注(15~30 min),或胰岛素10 U+10%葡萄糖500 ml,静滴。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10~20 mg,协同降钾。

酸中毒时补碱剂:5%碳酸氢钠100~250 ml,静滴纠酸助内移(适用于严重酸中毒患者)。

四促排泄:利尿剂首选呋塞米,40~80 mg静脉注射,促钾随尿排出去。

2.血钙

危急值界限

低钙血症:总钙<1.8 mmol/L(或离子钙<0.8 mmol/L)。

高钙血症:总钙>3.5 mmol/L(或出现严重症状)。

危险性

低钙:导致手足搐搦、喉痉挛、癫痫发作、心力衰竭。

高钙:引发高钙危象,表现为意识模糊、昏迷、肾功能损害及心律失常。

处理措施

(1)危急低钙处理

立即静脉补钙。

首选药物:10%葡萄糖酸钙(10 ml安瓿含元素钙90 mg)或10%氯化钙(10 ml安瓿含元素钙270 mg,刺激性更强,通常仅用于中心静脉)。

初始负荷:10%葡萄糖酸钙10~20 ml(含元素钙90~180 mg),溶于50~100 ml 5%葡萄糖液中,缓慢静脉输注(超过10~20 min)。

后续:以0.5~1.5 mg元素钙/(kg·h)速度持续静脉泵入。

严格监测心电图变化;

同时纠正可能存在的低镁血症,否则低钙难以纠正。

(2)高钙危象处理

治疗原则:促进尿钙排泄、抑制骨吸收、治疗原发病。

扩容利尿(一线治疗):

0.9%生理盐水:高钙导致多尿脱水,充分扩容是治疗基础。首日输液量常需3000~6000 ml,根据心功能调整速度(如200~500 ml/h)。

襻利尿剂:仅在充分扩容后(通常补液后2~4 h)使用,以促进钙排泄。呋塞米20~40 mg静脉注射,每4~12 h一次。严禁在容量不足时使用,否则会加重脱水和高钙。

3.血镁

危急值界限

低镁血症:<0.6 mmol/L。

高镁血症:>2.0 mmol/L(>4.0 mmol/L可致呼吸肌麻痹和心脏骤停)。

危险性

低镁:常伴发难治性低钾、低钙;易促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失常。

高镁:深腱反射消失、呼吸肌麻痹、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心脏骤停。

处理措施

(1)危急低镁处理(口诀:一推二维三纠正)

一推(负荷剂量):有生命危险症状(如尖端扭转型室速)时,立即推注硫酸镁1~2 g,即25%硫酸镁注射液1支(10 ml:2.5 g)中含2.5 g,临床使用时需按所需克数抽取相应体积,溶于10 ml 5%葡萄糖液中,缓慢静脉推注(超过5~15 min)。

二维(维持输注):随后将4~6 g硫酸镁加入250~500 ml液体中,以 0.5~1.0 g/h速度持续静脉输注,维持24 h以上。

三纠正(纠正伴发异常):必须同时积极纠正伴随的低钾血症和低钙血症。补镁时需密切监测深腱反射、呼吸频率和心电图。

(2)危急高镁处理(口诀:一停二抗三促排)

一停(停镁药):立即停用所有含镁药物。

二抗(拮抗毒性):10%葡萄糖酸钙10~20 ml,缓慢静脉推注(超过5~10 min),直接拮抗镁的毒性。

三促排(促进排泄):

扩容利尿:在心肾功能允许下,予生理盐水及呋塞米静脉输注。

透析治疗:是最有效的根本措施,尤其适用于肾功能严重受损者,应尽早进行。

4.血钠

危急值界限

低钠血症:<120 mmol/L或伴有严重症状。

高钠血症:>160 mmol/L。

危险性

低钠: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癫痫发作和呼吸停止。

高钠:导致严重脱水(脑细胞脱水可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甚至死亡。

处理措施

(1)危急低钠处理

严重症状处理(如抽搐、昏迷):立即静脉输注3%高渗盐150 ml 或按2~3 ml/kg计算初始剂量(超过20 min),20 min后复查血钠,可重复直至血钠上升5 mmol/L或症状缓解。

纠正速度:第1个24 h血钠上升不超过8~10 mmol/L。后续每天上升不超过8 mmol/L。

容量管理:根据容量状态选择液体(低容量性使用生理盐水,高容量性使用限液和利尿剂)。

监测:每2~4 h监测血钠。

(2)危急高钠处理

关键原则:血钠下降速度不超过0.5 mmol/(L·h),24 h不超过10~12 mmol/L。

纠正水分不足:计算缺水量(L)=0.4×病前体重(kg)× [(实测钠浓度/140)-1]

首选口服补水或静脉输注5%葡萄糖液。

监测:每2~4 h监测血钠,根据变化调整补液方案。

重要提示: 无论是高钠还是低钠,纠正速度是治疗成败的关键,过快纠正均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二、代谢性危急值

血糖

危急值界限

低血糖症:<3.0 mmol/L(伴有意识障碍的严重低血糖<2.2 mmol/L)。

高血糖危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3.9 mmol/L,伴酮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33.3 mmol/L,有效血浆渗透压>320 mOsm/kg,伴有严重脱水和意识障碍,但无明显酮症和酸中毒。

危险性

低血糖:导致神经缺糖,引发癫痫发作、昏迷、不可逆性脑损伤甚至死亡。

高血糖危象:导致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并发脑水肿、循环衰竭,死亡率高。

处理要点

高血糖危象处理

补液:优先快速补充生理盐水(初始),后续根据血钠调整。

胰岛素: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血糖降至13.9 mmol/L时需加用葡萄糖。

纠正电解质:重点关注血钾,若<5.2 mmol/L且尿量充足,应即刻补钾。

治疗诱因(如感染),并密切监测。

危急低血糖处理

意识清楚者:口服15~20 g快速升糖碳水化合物。

意识障碍者:静推50%葡萄糖20~50 ml或胰高血糖素肌注。

后续静脉维持5%~10%葡萄糖液,防止再次发生。

三、血液系统危急值

面对危急值,临床医生的思维路径应是:确认结果→评估患者→紧急干预→探寻病因→持续监测。本文梳理了常见危急值的紧急处理策略,旨在帮助您快速完成“评估”与“干预”的关键步骤,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