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肾脏病学术会议暨2025中国生物医学工程人工器官大会圆满落幕
金秋十月,古都南京迎来了一场肾脏病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交叉融合的学术盛会。2025年10月11日至12日,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主办,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龙岩紫荆创新研究院协办的长三角肾脏病学术会议暨2025中国生物医学工程人工器官大会在南京召开。
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肾脏病学的顶尖专家学者、临床医生与科研人员,围绕肾脏病诊治新进展、人工智能应用、透析技术创新、护理康复实践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与智慧碰撞,共同把脉肾脏学科发展新方向,助力提升临床医疗服务能力,为我国肾脏病防治事业注入新动能。
10月11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如期举行,众多学界泰斗与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刘必成教授在致辞中点明了本次会议以“瞄准前沿、促进交叉、创新发展”为主题,并呼吁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临床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的深度对话,提升整体防治水平,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
刘必成教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执行院长黄英姿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发展成就。并指出该院肾内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已成为国内肾脏病诊疗与研究的高地,为我国肾脏病防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英姿院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天津医科大学顾汉卿教授则介绍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在推动医工交叉与人工器官研发方面的努力,他强调面对我国透析与移植患者的临床需求,必须借助新材料与智能技术,推动人工器官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创新。
顾汉卿副理事长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学术分享环节就肾脏移植、慢性肾病管理、疾病机制、免疫治疗、人工智能应用、血液透析技术等热点领域进行了高水平的主旨分享,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陈江华教授以《浙大一院肾脏移植9000例临床实践与研究创新》为题,系统总结了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肾脏移植领域的丰富经验与创新成果,为移植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陈江华教授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第八届和第九届副主任委员、上海长征医院终身教授梅长林教授分享了《基层CKD规范化管理-从指南到实践》,深入探讨了如何将慢性肾脏病管理指南落地基层,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规范性与可及性。
梅长林教授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徐钢教授在《糖脂代谢失衡导致心肾功能异常的机制》报告中,从代谢角度剖析了心肾共病的病理机制,为临床干预提供了新思路。
徐钢教授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赵明辉教授以《肾小球疾病免疫炎症治疗的展望》为题,展望了免疫调节治疗在肾小球疾病中的未来方向,强调了精准医疗的重要性。
赵明辉教授
刘必成教授带来了《CKD相关性瘙痒治疗研究新进展》,系统梳理了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为该领域临床管理提供了新的循证依据。
刘必成教授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陈崴教授在《AI赋能慢性肾病创新研究的初探和实践》中,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慢性肾病筛查、诊断与随访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体现了“AI+肾脏病学”的广阔前景。
陈崴教授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州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刘章锁教授以《血透通路:挑战、机遇与对策》为题,深入分析了血液透析通路在当前临床实践中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与发展路径。
刘章锁教授
七场报告既有宏观的战略视角,也有微观的机制探讨;既有临床经验的凝练,也有技术创新的展示,充分体现了我国肾脏病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双轨并进。
大会另精心设立了四个分会场,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肾脏疾病诊疗、细胞外囊泡与肾脏病前沿、透析及血管通路、透析护理进展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肾脏疾病诊疗进展分会场:该分会场聚焦于中医药在肾脏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循证探索;人工智能与肾脏病结合的实践案例;罕见病与疑难病诊治进展;腹膜防御功能与抗炎治疗转化研究的深入分析。
细胞外囊泡与肾脏病前沿:该分会场讨论了外泌体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潜力;干细胞来源囊泡的临床转化前景与发展路径;微环境调控与囊泡介导的肾脏再生探讨;免疫调控与治疗肾性贫血药物革新。
透析及血管通道:该分会场围绕透析技术与模式创新;血管通路并发症的介入治疗最新进展;急性肾损伤向慢性肾病转变的机制解析;新型药物在CKD治疗与透析合并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
透析护理进展:本会场聚焦于透析护理的质量提升与心理支持;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与风险防控的系统策略;循证护理与规范化操作;中医疗法在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价值与实践路径。
10月12日中午,大会落下帷幕。本次大会共计540名与会者,98场大会报告,会议同期设立的2025南京肾脏学科创新发展交流培训班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和血液净化护理高质量发展学习班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兼顾了前沿学术内容的深度传递与继续教育学分的现实需要,实现了与会者专业知识与职业资质的双重提升。
从开幕式上领导的前瞻指引,到全会报告中专家的深度分享,再到各分会场的热烈讨论,本次会议真正实现了“瞄准前沿、促进交叉、创新发展”的初衷。在人工智能、细胞外囊泡、精准透析、专科护理等方向的前沿报告,为参会者带来了丰富的启发与思考。
面对我国近120万透析患者且年增长率超过10%的严峻挑战,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学术的盛宴,更是一次行动的号召。它提醒我们,肾脏病防治事业任重道远,唯有打破壁垒、携手合作,才能在未来实现更高效的诊疗、更智能的技术、更人性化的护理,最终让更多患者受益。
金陵城下,思想的火花仍在闪烁;长江之滨,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相信本次大会所激发的智慧与力量,将继续推动中国肾脏病学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评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