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会客厅(第二期)——肿瘤药物科普讲座在京举办
2025年10月25日,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宣传中心、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中国抗癌协会共同主办的科技会客厅第二期——2025肿瘤用药科普讲座在中国科技会堂成功举办。本次讲座汇聚了国家药品监管机构、学术组织、临床药学专家与公众,旨在共同应对肿瘤用药领域的认知挑战,探索权威、精准、高效的科普传播新模式。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宣传中心主任严文君、副主任邵鹏飞,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宋军、秘书长张伟、副秘书长李洋,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石汉平、秘书长赵勇,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王贵英,兰州大学原副校长、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李玉民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媒体传播委员会执行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的首席专家支修益教授等相关领导专家参加讲座。
严文君主任在致辞中指出,药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加强药品安全科普、引导公众合理用药是监管工作的重要一环。他强调,面对创新药快速上市和公众健康需求提升的新形势,必须提供更高质量的药品安全科普知识。严主任介绍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宣传中心与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之间开展药品安全科普方面的合作计划,双方将在科普平台、专家团队、内容创作等方面深化合作,以期构建覆盖线上线下的两品一械健康科普矩阵。
宋军理事长在致辞中阐述了科技造福人类健康的终极目标。他提到,随着肿瘤治疗进入精准时代,创新药物为患者带来了新希望,但如何把药用好、用对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宋军理事长表示,基金会将围绕健康中国战略,从人才智库、知识生产、媒体传播等七个方面发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普生态,并积极搭建开放共享的桥梁,培育生物医药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石汉平副理事长代表中国抗癌协会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深入分析了当前肿瘤用药科普的现实需求与挑战,指出部分患者及家属对药物疗效、副作用及规范疗程的认识不足,影响了治疗效果。石汉平强调,推动权威、易懂的肿瘤用药知识普及意义重大、刻不容缓。他系统回顾了中国抗癌协会在践行学术科普并重理念方面的工作,并表示协会将全力投入此次科普工程,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宣传中心与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签署了健康科普战略合作协议。
三方联合发起的肿瘤用药科普工程(2025-2027)项目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肿瘤用药科普事业进入体系化、协同化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同期为科技会客厅智库专家颁发了聘书,凝聚顶尖专业力量为科普工作提供智力支撑。
四位专家围绕肿瘤用药的主题从不同维度分享了专业见解。
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生物制品处一级调研员宋婷系统梳理了我国优化药品注册管理、支持抗肿瘤药物研发创新的政策与成效,通过详实数据展示了我国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活跃态势,并重点介绍了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等加快上市通道。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石汉平教授在《营养治疗是疾病的一线治疗》报告中,运用大量数据与临床案例揭示了营养不良的普遍性与严重危害,旗帜鲜明地提出营养治疗应被视为与手术、放疗、化疗同等重要的基础治疗和一线治疗,为肿瘤全程管理提供了关键支持。
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赵勇系统阐述了中国抗癌协会构建的六大科普体系,包括权威科普、精准科普、体系科普、品牌科普、生态科普和智能科普体系,为本次肿瘤用药科普工程提供了核心方法论。他特别强调,所有科普知识严格锚定于CACA指南体系,并通过八位一体组织模式确保科普活动高效运行。
中国科普研究所王大鹏研究员从理论层面分享了做好医学科普的专—转—传三维方法论,强调要通过了解受众、善讲故事、明确核心信息,将专业语言转化为公众能听懂、愿接受的通俗表达,实现有效触达。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整合了政府监管的权威性、学术机构的专业性以及社会力量的广泛性,构建了多元协同的科普新生态,打造肿瘤用药科普的国家队,为提升全民肿瘤科学素养、筑牢健康中国癌症防治屏障注入强劲而持久的动能。
撰写 | 吴琼 宋亚波
编辑 | 张莉平
校对 | 孙金金
排版 | 李珂
审核 | 赵勇

评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