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隐形眼镜20年,角膜竟长3毫米血管!这些知识不看可能毁眼
近日,武汉38岁的李女士因眼部严重不适就医,检查显示角膜浑浊水肿,角膜缘周围长出了长达3 mm的新生血管,最终确诊为“双眼接触镜性相关角膜炎”。追溯病因,罪魁祸首正是她近20年里长期不当佩戴隐形眼镜的习惯:不仅佩戴时间常超8小时,有时忙到深夜还会忘记取下,直接戴着隐形眼镜过夜。
隐形眼镜作为矫正视力的常用工具,早已融入千万人的日常生活,但如果对它缺乏正确认知,盲目佩戴,可能会给眼睛带来难以挽回的伤害。
一、隐形眼镜有哪些类型?选对才能少受伤
隐形眼镜并非“一刀切”的产品,不同类型的镜片在材质、透氧性、使用周期等方面差异显著,直接影响佩戴体验和眼部健康。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隐形眼镜主要可按以下维度分类:
(一)按使用周期划分
日抛型:使用一天后即丢弃,无需护理。优点是卫生性极佳,能最大程度减少细菌滋生风险,尤其适合过敏体质、眼部敏感人群,以及偶尔佩戴隐形眼镜(如运动、聚会)的人。缺点是单价相对较高,长期使用成本较高。
月抛型:以一个月为使用周期,每天佩戴后需用护理液清洁、浸泡保存。对护理要求较高,若护理不当,易积累蛋白质沉淀,增加感染风险。
季抛/年抛型:使用周期分别为3个月和1年,价格相对低廉。不过,这类镜片使用时间长,材质老化速度快,透氧性会逐渐下降,且蛋白质、脂质等沉淀物更易附着在镜片表面,长期佩戴对角膜健康的潜在风险更大。
目前从眼部健康角度出发,医生更推荐选择日抛或月抛型隐形眼镜,减少长期佩戴带来的健康隐患。
(二)按材质划分
水凝胶镜片:含水量较高(通常在38%~80%),佩戴初期异物感较弱,舒适度较好。缺点是透氧性较低,长时间佩戴容易导致角膜缺氧,适合每日佩戴时间短(不超过4~6小时)、近视度数较低的人群。
硅水凝胶镜片:在水凝胶基础上加入了硅成分,透氧性大幅提升,是目前主流的隐形眼镜材质。即使佩戴6~8小时,也能较好地保证角膜获得充足氧气,减少缺氧引发的新生血管、角膜水肿等问题。同时,硅水凝胶镜片的保湿性也更优,适合佩戴时间较长、近视度数较高,或长期在空调房等干燥环境中工作的人群。
(三)按功能划分
矫正视力型:这是最常见的类型,包括近视隐形眼镜、远视隐形眼镜和散光隐形眼镜(即环曲面镜片)。其中,散光隐形眼镜需要根据个人散光度数、轴位等参数定制,能更精准地矫正散光,避免视物模糊、重影等问题。
美容装饰型:俗称“美瞳”,在矫正视力的同时,通过改变镜片颜色来美化眼部外观。但这类镜片往往比普通隐形眼镜更厚,透氧性相对较差,且部分劣质产品可能存在色素脱落风险,刺激角膜。选择时需认准正规品牌,且不建议长期佩戴。
治疗型:由特殊材质制成,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主要用于辅助治疗某些眼部疾病,如角膜上皮缺损、干眼症等,普通人不可随意佩戴。
二、隐形眼镜佩戴“黄金原则”,每一条都关乎眼睛健康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隐形眼镜,正确的佩戴和护理方式都是保护眼部健康的关键。以下“黄金原则指南”,请务必牢记:
(一)严格控制佩戴时长,杜绝“隔夜佩戴”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原则。建议时长:普通水凝胶镜片每日佩戴不超过6小时;硅水凝胶镜片可适当延长,但不建议超过8小时。
绝对禁忌:千万不要戴着隐形眼镜过夜!即使是宣称“可连续佩戴7天”的特殊镜片,也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普通人长期隔夜佩戴,会使角膜缺氧状态持续10小时以上,刺激血管异常生长,严重时可能引发角膜穿孔、失明。
(二)做好镜片护理,“清洁”比“佩戴”更重要
镜片表面若附着蛋白质、脂质沉淀或细菌,会直接摩擦角膜,引发炎症。
日抛型镜片:无需护理,使用后直接丢弃,不可重复佩戴。
月抛/季抛型镜片:每次取下后,需用新鲜护理液揉搓清洁(揉搓时间不少于20秒),再放入装有新护理液的镜盒中浸泡,浸泡时间不低于4小时。镜盒需每周用开水烫洗1次,每3个月更换1个,避免细菌滋生。
注意事项:不可用自来水、生理盐水或唾液清洗镜片!自来水和唾液中含有大量细菌(如绿脓杆菌),生理盐水没有杀菌和去蛋白作用,这些做法都会增加眼部感染风险。
(三)特殊场景不佩戴,减少眼部刺激
以下场景中,角膜更脆弱,此时佩戴隐形眼镜会大幅增加受伤风险,建议直接佩戴框架眼镜:
眼部不适时:如果出现眼睛发红、刺痛、流泪、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说明眼部可能已存在炎症,此时佩戴隐形眼镜会加重刺激,应立即停止佩戴并就医。
恶劣环境中:如沙尘暴、雾霾天、建筑工地等粉尘较多的环境,不适合佩戴隐形眼镜。
特殊活动时:游泳、洗澡、泡温泉时,水会进入眼睛,导致镜片移位,同时水中的细菌(如大肠杆菌、真菌)会污染镜片,引发感染;睡觉时(包括午休),即使只睡30分钟,也建议取下镜片,让角膜“呼吸”氧气。
(四)定期检查眼部,建立“眼睛健康档案”
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即使没有明显不适,也建议每半年至一年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行一次眼表检查,包括角膜厚度、泪液分泌量、角膜上皮状态等,同时评估泪膜破裂时间(BUT)与睑板腺功能。
结语:隐形眼镜是“工具”,不是“饰品”
李女士的案例给所有隐形眼镜佩戴者敲响了警钟:隐形眼镜是矫正视力的“工具”,不是可以随意佩戴的“饰品”,每一次不当佩戴,都是在给眼部健康“埋雷”。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非常脆弱的器官,一旦受损,很多伤害无法逆转。请从此刻开始,重视隐形眼镜的正确使用和护理,让“清晰视野”与“眼部健康”兼得!

评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