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步步为赢·长护脑安”第五届神经系统疾病临床案例交流活动总结会在京举行

来源:
神经时讯
2025-11-03 17:29:24

11月2日,由《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中华医学信息导报》主办的“步步为赢·长护脑安”第五届神经系统疾病临床案例交流活动总结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交流活动经过前期多场区域赛及晋级赛的层层选拔,最终9位青年医师脱颖而出,在总结会现场展示了精彩的临床病例,并与国内神经领域权威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呈现了一场内容扎实、思维严谨的学术盛宴。

本次交流活动旨在培养青年医师的临床思辨能力和救治能力,推广神经系统疾病的新知识、新理念,促进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诊治的规范化。总结会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贾延劼教授担任主持。他在开场介绍中指出,“步步为赢·长护脑安”神经系统疾病临床案例交流活动作为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自2020年启动以来,已覆盖了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800余家医院,累计吸引了上千名医师参与,逐步成为神经内科医生交流互鉴、拓展视野的品牌项目。他强调,病例是临床实践的根本,希望通过此类交流,助力青年医生夯实基础、激发思考、启迪智慧。

Image

贾延劼教授主持

专家阵容强大,聚焦临床实战能力

本次总结会特邀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秘书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性泉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他在致辞中表示,该活动经历了疫情的考验仍持续扩大影响,充分体现了临床医生对实践问题的关注与热情。他指出,病例交流不仅是展示,更是对青年医生梳理病情、建立诊断思路的重要锻炼。赵教授特别强调,神经科医生应是“能文能武”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前沿进展,也要扎根临床,真正做到“从病人中来,到病人中去”。他呼吁广大青年医师重视临床身份认同,以“主任医师”为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使命。

Image

赵性泉教授致辞

步长制药事业五部总经理慕志鹏先生在致辞中回顾了项目6年来的发展历程。他表示,步长制药始终致力于支持中国神经内科事业发展,6年来该活动已汇聚全国200余位权威专家与近千名青年医生,逐步构建起融合指南学习、技术交流与病例实践的三维平台。他鼓励选手在总结会上“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展现出最佳临床水平与思辨能力,并期待他们在未来成长为神经学科的中坚力量。

Image

慕志鹏先生致辞

评审团专家阵容强大,包括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两江医院蔡志友教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杜晓霞教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杜岩教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耿德勤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韩翔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志义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胡学强教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金戈教授、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李焕银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邱峰教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孙玉华教授、天津市天津医院王毅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张雷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张如旭教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江环教授共同担任评审专家。

Image

评审专家团与9位青年医师合影

病例演讲精彩纷呈,展现青年医师风采

病例演讲环节伊始,贾延劼教授首先详细介绍了病例演讲的评分标准和注意事项,其后何志义教授宣读了9位青年医师的出场顺序以及对应的评审专家,展现了本次总结会公平、公正、公开的举办原则。

随后,9位青年医师依次登台,围绕各类复杂或罕见神经系统疾病进行了系统汇报: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星弛医师分享了一例桥接取栓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成功经验,凸显了卒中中心绿色通道建设与多学科协作的价值;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李鑫医师汇报了一例由剧烈争吵诱发的、影像与临床分离的“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提醒临床需警惕非典型卒中表现;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吴金泽医师通过一例隐藏25年的“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展示从外伤史追溯病因的完整逻辑与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吴晓莉医师带来一例大面积脑梗死后偏瘫失语患者,在多模态神经调控与康复技术介入下实现功能重塑的案例,打破神经康复时间窗的传统认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彭艳芳医师汇报了一例从“炎性假瘤”最终确诊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曲折历程,强调了动态病理验证在临床决策中的关键作用;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杨颖医师分享了一例青年卒中样发作、最终基因确诊为“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的病例,揭示了遗传代谢病在神经科诊疗中的重要性;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冰儿医师通过一例多次流产合并脑梗死的青年女性,抽丝剥茧最终确诊为HRG基因突变相关易栓症,展现了基因检测在病因溯源中的价值;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尚振英医师汇报了一例“CLIPPERS综合征”最终转化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病例,提示炎症与肿瘤在病程中可能存在的演变关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燕飞医师围绕一例以神经系统症状首诊的“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系统阐释了该病多系统受累的特点与诊断陷阱。9位青年医师声情并茂地从病史采集、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转归、文献查询、讨论与思考等多个方面讲解了诊疗中遇到的难点以及处理思路。他们不仅展示了各自的风采,还为今后疑难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实践提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诊疗病例。

每位青年医师汇报后,评审专家们从病例完整性、临床决策、演讲表达、时间控制等多维度进行了细致点评,既肯定了他们的优点,也指出了可优化的方向。专家们强调,青年医师应在掌握指南的基础上,注重个体化诊疗,强化多学科协作意识,不断提升对罕见病与疑难病的识别与处理能力。

本次总结会9位青年医师的荣誉榜单

Image

总结

在会议总结中,何志义教授指出,临床医生应夯实诊断基础,避免陷入“溶栓取栓”的固化思维,需具备全局观念与个体化诊疗意识,还要重视做好临床总结,并鼓励青年医师在传承中创新,不断提升神经疾病的整体诊疗水平。贾延劼教授表示,9个病例涵盖卒中、炎症、肿瘤、遗传、康复等多个维度,充分体现神经系统疾病的复杂性与诊疗思路的多样性。他鼓励青年医生继续保持对临床的热情与好奇心,以病例为起点,不断拓展认知边界,助力中国神经病学事业迈向更高台阶。

Image

何志义教授作总结

Image

全体人员合影

本次总结会由“健康中国·步长致远心脑健康公益工程”和吉林天成制药有限公司公益支持。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