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探微识免 赋力临床——中华医学会2025年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在嘉兴召开

来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5-11-03 18:52:32

10月16—19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主办,南湖实验室协办的中华医学会2025年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在嘉兴召开。本次大会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前沿进展与临床转化”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科研、医疗、疾控、教学及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领域内的最新科研突破与未来发展趋势,推动科研创新向临床应用转化。

图片

开幕式现场

▉ 开幕·启航:智汇南湖共话学科发展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陈薇致辞,对会议的召开表达了热烈祝贺,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

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自1978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学科融合与科研创新,促进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作为分会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年会充分发挥平台功能,为全国同行构建了一个开放包容、互动高效的高层次交流空间。大会设置了1个主会场,并开设了“临床微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产品研发及新技术应用”以及“青年学术专场”4个分会场,覆盖了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应用、从临床实践到青年培养的全学科链条,充分展现了大会在专业深度与学科广度上的多维布局,进一步强化了学术交流的系统性与针对性。

▉ 前沿·融合:主旨报告共探科研新境

大会特邀多位学者作主旨报告,系统展现了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领域从分子机制解析到疾病防控应用的最新突破与前沿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教授以“DNA硫修饰:机理突破撬动合成生物集成创新”为题,系统阐述了其团队在DNA硫修饰领域的原创性成果,为微生物表观遗传学与合成生物学的交叉创新提供了新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分享了“动脉粥样硬化干预的整体观:概念与未来”。他从临床医学的宏观视角,阐述了动脉粥样硬化整体干预管理的新理念,展现了免疫代谢等基础研究与重大临床需求交叉融合的巨大潜力。

复旦大学姜世勃教授的报告“开发安全有效的通用呼吸道病毒储备疫苗”,直面当前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的全球性挑战,介绍了通用疫苗研发的前沿策略,为未来传染病预防提供了创新思路。

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陈实教授以“微生物表观遗传感应免疫防御系统及医学应用”为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其团队在微生物表观遗传及免疫防御系统领域的最新发现,他此前的研究还揭示了噬菌体如何通过编码激酶来逃逸细菌的多重防御系统,这些工作为理解微生物间的竞争机制及开发新型抗感染策略奠定了基础。

陆军军医大学叶丽林教授带来了“T细胞分化与免疫治疗”的精彩报告,介绍了团队长期在T细胞分化与功能调控方面的深入研究,其对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分化机制以及利用“旁观者T细胞”开发新型癌症免疫治疗策略等方面的突破性工作,为免疫治疗领域开辟了新的方向。

▉ 赋能·远航:多元交叉深度交流  青年学者活力激扬

“临床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分会场紧密围绕感染防控、免疫调节及诊断新技术等核心议题展开,专家们结合具体科学问题与临床实践案例,深入探讨了基础研究成果在临床诊疗中的转化价值,展现了学科交叉融合的深度与广度。

“产品研发及新技术应用”分会场则成为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来自科研机构与产业界的代表集中展示了从实验室原创成果到产业化落地的最新进展,涵盖疫苗、诊断试剂、免疫治疗及新型检测设备等多个领域,生动诠释了科研创新如何转化为生产力,为生物医药与公共卫生事业注入新动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年学术专场”成为本次大会的又一大亮点。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者与研究生踊跃参会,以朝气蓬勃的姿态展示了富有原创性与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会场气氛热烈,思维碰撞激烈,既展现了青年科研工作者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我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领域后继有人的强大科研活力与人才储备,为学科未来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 结语

本次大会作为我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领域的一次高水平学术盛会,以高质量、深层次的学术报告与前瞻性、多维度的思想交流为核心,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我国在该交叉学科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科研突破、技术进展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入思考。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聚焦于病原微生物致病机制的多尺度解析、感染免疫过程中宿主与病原体的复杂互作关系、临床微生物诊断新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免疫治疗策略的优化与新疫苗的研发突破,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前沿技术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研究与应用中的深度融合等关键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通过精彩的汇报与热烈的讨论,大会在多个关键科学问题上凝聚了共识,为促进我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学科的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未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力求在基础理论探索与关键技术攻关上实现新的重大突破。这些持续的努力与进展,必将为有效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威胁、保障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加快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更为强大、更加系统化的科学技术支撑与解决方案。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