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加湿有学问:守护呼吸道健康的关键细节
随着冬季的到来,北方供暖季即将开启,南方也陆续开启了各类取暖设备。温暖固然舒适,但随之而来的干燥问题却让许多人感到不适。清晨起床后嗓子发干、鼻腔干燥出血、皮肤紧绷瘙痒,这些都是室内空气过于干燥的信号。
为了改善室内环境,加湿器成为了越来越多家庭的必备家电。然而,关于“加湿器肺炎”的报道也时有出现,让不少人在使用时心存疑虑。加湿器到底该不该用?怎样使用才能真正守护呼吸道健康?
湿度失衡,呼吸道健康的隐形杀手
湿度是指空气的潮湿程度,它表示当时空气中水汽含量距离饱和的程度,用相对湿度百分比来表示。人生活在相对湿度45%~60%之间的环境中最感舒适。
当相对湿度低于40%时,呼吸道、肺部黏膜上的纤毛运动会变得缓慢,灰尘和细菌容易附着在黏膜上产生刺激,引发咳嗽和呼吸道疾病。耶鲁大学的研究表明,室内干燥容易加速呼吸道病毒的传播,干燥的空气会降低细胞排出病毒颗粒的能力,还会削弱免疫系统。在北方的冬季,由于供暖的影响,室内相对湿度常常低至30%甚至更低,在这样的环境中,口腔、嘴唇、鼻腔黏膜都容易出现干燥症状,咽炎、气管炎、肺炎等疾病的发生风险也随之增加。
然而,湿度过高同样会带来健康隐患。当空气湿度高于70%时,人体会感觉闷热难耐,当湿度高于80%时,会使人体散热困难,导致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头晕恶心等症状。过高的湿度还会为细菌、真菌、尘螨等微生物提供理想的繁殖条件,增加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可见,维持室内湿度平衡对呼吸道健康至关重要。
“加湿器肺炎”的真相
近年来,关于“加湿器肺”的新闻屡见不鲜,有的报道称家中孩子因使用加湿器而患上肺炎,有的提到成年人因长期使用未清洁的加湿器导致真菌性肺炎。
加湿器肺炎是一种由加湿器中污染的微生物吸入呼吸道后引起的过敏性肺炎,它与常说的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有所区别。加湿器内部潮湿并有一定温度,在湿度和温度都比较适宜的情况下,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开始滋生,如果长久不清洗,这些病原体会随着水雾喷出播散到空气中被人体吸入。体质较差、免疫力较低的人群,特别是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因此诱发呼吸道疾病。
加湿器之所以可能引起相关呼吸道疾病,原因并非加湿器本身,而是使用者的使用不当。超声波加湿器通过雾化片将水打成极小的水滴喷入空气中,如果水质不佳或加湿器内部存在污染,病菌就会附着在这些微小水滴上扩散到整个房间。此外,持续24小时开放加湿器会导致房间湿度过大,过高湿度的空气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吸入肺部可能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加湿器肺炎患者在脱离环境、停止使用加湿器后可以自行好转,病情较重者也有相应的药物治疗手段。
科学使用加湿器的五个关键要点
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加湿器完全可以成为守护呼吸道健康的好帮手。首先,要控制好加湿时间和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时,最好每2小时暂停使用一段时间,让室内空气保持流通,建议家中配备一个湿度计,将室内湿度维持在40%至65%的范围内。
其次,水质的选择至关重要。自来水中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等金属离子,不但会污染室内空气,还可能诱发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建议使用纯净水,或将自来水烧开冷却至40℃左右再添入加湿器。每天更换加湿器中的水是基本要求,切勿让积水在加湿器内长时间存放。
第三,定期清洁是预防“加湿器肺炎”的关键。虽然清洁频率没有明确规定,但基本上应该三至五天清洁一次,最多不能超过一个星期。如果加湿器变得黏腻、有滑腻感,说明已经形成生物膜、滋生了细菌,需要立即换水并彻底清洁除菌 。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及时倒掉内部的积水并清洁干燥。
第四,不要随意添加其他物质。有些人喜欢在加湿器中加入精油、香水、醋或消毒液,认为可以净化空气或杀菌。这些物质含有的芳香剂、防腐剂、消毒成分通过雾化进入空气后被吸入人体,会对肺部和支气管的上皮细胞产生刺激,引起不同程度的疾病。加湿器的功能就是增加空气湿度,不应赋予它额外的任务。
第五,合理摆放加湿器位置。加湿器应放置在距地面0.5米至1.5米的稳定平面上,最好放在通风、光照适中的地方。避免将加湿器直接对着人体吹,也不要放在电器旁边,以免水汽影响电器正常工作。
冬季使用加湿器是改善室内环境、保护呼吸道健康的有效手段,但前提是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只要掌握好湿度范围、注意水质清洁、定期维护保养、避免不当操作,加湿器就能真正成为我们健康生活的好伙伴,让我们在干燥的冬季也能畅快呼吸、舒适生活。

评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