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欢喜哥”许绍雄走了,笑留人间...为何肾癌一发现多是中晚期?体检加一个检查,就能揪出它

来源:
全科学苑
2025-11-05 15:07:03
今天,我们听到一个让无数影迷揪心的消息:那个承包了我们童年港剧回忆、荧幕上永远自带“烟火气”的“欢喜哥”——许绍雄,走了。


2025年10月28日凌晨,76岁的他因肾癌引发器官多重机能衰竭,安详离世。再过7天,本该是他77岁的生日;而就在10天前,他还在个人微博上笑着分享“努力的意义”,视频里的他精神矍铄,侃侃而谈“时间最公平,努力是为了有更多选择”,谁能想到,那时的他早已被癌症悄悄缠上?


图片
图源:许绍雄个人微博

图片
图源:中国新闻网


作为TVB的“黄金绿叶”,许绍雄留给我们的记忆太多太暖:他是《使徒行者》里亦正亦邪、让人又爱又敬的“欢喜哥”。


图片


图片
图源:新周刊


是《新扎师妹》里,滑稽好玩的方钟sir。


图片
图源:新周刊


是《溏心风暴》里烟火气十足的大家长。


还有《冲上云霄》里沉稳可靠的航空从业者、《法证先锋》里专业严谨的配角、《鹿鼎记》里鲜活的江湖人物……从武侠剧到家庭剧,从正角到反派,许绍雄用一个个角色证明:好的演员,从不怕当“绿叶”,因为每一片绿叶,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


可如今,这位总能用角色逗笑我们的演员,却以这样令人痛心的方式,永远告别了荧幕。


30年,中国肾癌发病率翻了一倍


很多人对肾癌感觉很陌生,事实上,现在中国肾癌的发病率并不低。
研究显示,1990至2021年间,中国肾癌的发病率从每10万人1.794上升至3.319,增幅接近85%;患病率从7.19上升至17.75/10万,增幅超过一倍。


与此同时,死亡率虽仅由1.14上升至1.25/10万,增幅较小,但因人口基数与老龄化程度加深,死亡病例总数明显增加。


肾癌很狡猾,有症状多是中晚期!


肾癌早期可能只有轻微的乏力、腰背部酸胀,这些感觉太像“累着了”“腰肌劳损”,很少有人会往癌症上想。但如果这些症状持续超过2周,尤其是本身有肾癌高危因素(比如有家族史、长期吸烟、高血压或肥胖控制不好)的人,一定要警惕——别等症状加重才去检查,早发现才能早干预。


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传统认知里的“血尿、腰痛、腹部包块”肾癌“三联征”,现在临床中仅少数患者会出现,而且一旦出现,多数已经到了局部晚期,甚至癌细胞转移。


肾癌偏爱5类人,体检做好这件事能“揪出”它


肾癌不是“无差别攻击”,这5类人尤其要警惕:


  • 有肾癌家族史的人(遗传因素会增加风险);
  • 长期吸烟的人(吸烟会让肾癌风险显著升高);
  • 肥胖或高血压控制不佳的人(代谢异常会损伤肾脏,增加癌变可能);
  • 长期透析、有“获得性肾囊肿病”的人;
  • 长期接触石棉、镉等化学物质的从业者(如某些工厂工人、实验室人员)。


而“揪出”早期肾癌的关键,就在于定期筛查—— 别信“肿瘤标志物”,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标志物(比如CA125、CEA)能确诊肾癌;肾脏超声才是“重要手段”,无创、无辐射、成本低,对直径≥1 cm的肾占位检出率高。


  • 高危人群:40岁起,每年1次肾脏超声;
  • 普通人群:每3~5年1次肾脏超声;
  • 若超声发现肾脏结节,别慌,进一步做增强CT或MRI就能明确性质,早干预早治疗。


所以,对于肾癌无需恐慌,肾癌很狡猾,但再狡猾,一个B超就可以让它早期暴露!


不想被肾癌“盯上”,从4件事做起


肾癌的发生是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没法改变遗传,但能控制“可控因素”:


戒烟!戒烟!戒烟!这是预防肾癌“最重要的可干预措施”,哪怕是已经吸了多年,现在开始戒,也能降低风险。


管好体重和血压:饮食上少碰高糖、高脂食物;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快走、游泳、骑车都可以),把BMI控制在 18.5~24.9 kg/m²,男性腰围<90 cm、女性<85 cm。


别让基础病拖成“大病”:高血压、慢性肾病会“助推”肾癌。高血压患者每周至少测2次血压,通过吃药或调整生活方式,把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慢性肾病患者要遵医嘱规范治疗,每半年做1次肾脏超声。


减少“有毒暴露”:如果工作中要接触石棉、镉等化学物质,一定要做好防护;每年做1次职业健康检查,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腰痛,及时查肾脏。


如今“欢喜哥”离开了,但他留下的不仅是经典角色,更是一个提醒:别等疾病找上门才重视身体,定期筛查、健康生活,才是对自己、对家人最好的负责。


愿“欢喜哥”在天堂没有病痛,也愿我们都能守住健康,不辜负每一段时光。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