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更如教授:AI赋能CRRT在AKI治疗的实践与突破
10月21—25日,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CCSN 2025)在郑州市举行。10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蒋更如教授作大会报告。详情如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蒋更如教授
急性肾损伤(AKI)在ICU重症患者中发病率高,发生率约为50%以上。其中约10%需要肾脏替代治疗(RRT),而75%的RRT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CRRT可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高分解代谢状态下稳定地管理液体和溶质,但患者接受CRRT的病死率仍超过50%。CRRT治疗过程复杂、成本高,需专门设备和多学科协作;何时开始和终止CRRT缺乏明确指南,临床决策困难。为此,人工智能(AI)被寄予厚望,以提高CRRT决策的及时性和精确性、优化治疗参数,辅助监测减少并发症。
何时启动CRRT是AKI治疗的关键难题。AI模型被用于预测CRRT的启动需求和时机:Guru等开发了一个自动算法连续扫描ICU电子病历,以识别符合CRRT指征的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患者中,该算法与人工审查结果高度一致(一致率约89%,Kappa值0.99),且能够实时发现90%的CRRT候选者。Roy等使用深度学习SeqSNR模型在MIMIC数据库上预测ICU中的CRRT启动需求,结果显示针对CRRT等多重临床终点的预测性能优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这些模型通过整合患者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病情评分等大量数据,能够更早、更准确地提示CRRT启动指征。AI辅助决策有望解决“早启vs晚启”争议,通过客观数据支持医生在最佳时机启动CRRT。
CRRT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状态持续调整参数(如超滤量、血流速率、透析液剂量等),以维持体液、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然而手工监测调整工作量大、反应滞后,对此AI可发挥巨大作用。研究已探索AI实时监控并自动优化CRRT参数的可能性。在液体管理上,CRRT的超滤量需根据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液体平衡目标调整;有研究提出将AI与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相连,实时评估容量状态并指导CRRT超滤速率调整,以更严格地达成液体管理目标;未来随着闭环控制算法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有望实现CRRT机器根据AI建议自动调整参数的智能闭环治疗。
人工智能正逐步拓展CRRT在AKI治疗中的边界,在若干方面呈现出实践突破的苗头:预测决策上,AI模型能够早期识别需要CRRT的患者,提高启动时机的把握;治疗优化上,智能算法可辅助微调CRRT参数,减轻人工负担并降低并发症风险;流程改进上,AI驱动的工具已在资源调配和决策支持中展现出实用价值。随着计算医学和肾脏重症医学的深入融合,相信AI将推动CRRT在AKI治疗中实现从经验依赖向数据驱动的转变,真正达成“精准、智能、个体化”的肾脏替代治疗新时代。

评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