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蔡广研教授:传承与发展-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诊治标准修订建议

来源:
医路肾康
2025-11-11 16:02:03

10月21—25日,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CCSN 2025)在郑州市举行。10月23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蔡广研教授作大会报告。详情如下。

photoplus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蔡广研教授

今年是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CSN)成立45周年。在我国肾脏病学专业发展初期所举办的重要座谈会(如1977年北戴河肾炎座谈会、1992年安徽太平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座谈会等),为规范肾脏病临床诊疗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1989年在北京举办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专题座谈会”,制定了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相关肾炎)的诊断标准建议,并于1990年发表在《中华内科杂志》。当时提出的诊断试用标准为:①血清HBV抗原阳性;②患肾小球肾炎,并可除外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③肾切片中找到HBV抗原。其中肾小球中找到HBV抗原是诊断HBV相关肾炎的最基本条件。这篇座谈纪要是我国肾脏病学领域的一篇重要文献,对规范HBV相关肾炎的临床诊断、治疗、科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该文引用次数超过230余次,还有大量的文章和书籍,在文中进行描述而未标注参考文献。

三十五年来,医学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循证医学、精准医学、整合医学等现代医学理念更新了医学发展模式,大数据、多组学、多模态、人工智能等创新诊治技术不断涌现并付诸应用于临床。随着国内外对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以及相关肾损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HBV相关肾炎相关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必要对1990制定的HBV相关肾炎诊断试用标准进行修订。传统观点认为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是导致HBV相关肾炎发生的主要机制。随后大量的研究发现,HBV病毒可以直接感染肾组织细胞致病;HBV不同抗原的分子量和电荷不同,其肾脏致病特征也不同;HBV可以诱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应;HBV可以导致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引起冷球蛋白血症相关肾损害。因此,对HBV相关肾炎诊断标准修订时应充分考虑其发病机制的这些特点,即HBV对肾脏致病路径的多样性、过程的多重性和病程不同时期的复杂性。

另外,尽管当时提出肾组织HBV抗原阳性是诊断的最基本条件,但是研究发现肾组织中HBV抗原检测与疾病之间不完全对应,肾脏组织中病毒抗原阳性可能不一定和肾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HBV引起的冷球蛋白血症患者肾组织中HBV抗原检测的阳性率很低。许多医院也可能不具备进行组织学多种HBV抗原的检测技术。

对于疾病认识的一般规律是,通常从分析疾病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等现象入手,进而确定疾病特异标志物,随后深入解析其发病机制,最后溯源本质确定病因。HBV相关肾炎致病复杂,既有多重机制参与,又有多系统交叉介入,其疾病诊断模式必然不是简单的和线性的。HBV相关肾炎的常见病理类型,如膜性肾病和膜增生性肾炎,其发病机制可能完全不同。有些病理类型可能是HBV在肾脏和肾外先后或分别致病后相互叠加产生的结果。

今天纪念CSN成立45周年,就是要发扬学会的优良传统,坚持崇高的科学精神,坚守严谨的治学态度,不忘为广大专业工作者服务的初心。临床诊断建议不仅要体现医学科学发展最新进展,也要兼顾临床实际应用,还要兼顾各级医疗机构的客观条件和诊治能力。因此诊治标准修订要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可及性,以满足日常医疗工作实际需求,推进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同质化发展,为临床疾病救治和广大患者健康服务。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