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我国超声医学的新篇章:超越“视”界 引领未来 ——访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梁萍教授

来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5-11-13 18:42:18
图片

梁萍

超声医学作为临床诊疗的核心支撑学科,正以技术革新为翼、以学科融合为脉,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在2025年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以下简称“超声年会”)召开前,本刊特邀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梁萍教授畅谈我国超声医学发展现状、分会发展理念、年会特色,以期多角度地呈现超声医学的发展图景。

▌凝心聚力,赋能发展:分会的使命与担当

当前,我国超声医学正处于快速发展与深刻变革的时期,梁萍教授从学科建设、学术会议、国际交流和人才培养四个维度,系统展示了分会推动学科发展的丰硕成果。学科建设方面,超声医学已从传统的辅助诊断学科,逐步发展成为集诊断与治疗为一体的临床学科,尤其在介入超声领域,其微创、精准的优势日益凸显,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多模态影像融合、数字化手术室等创新理念和技术正推动着科室建设向标准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学术会议方面,超声年会已成为展示我国超声医学水平的重要窗口。会议设置了涵盖各超声亚专业学组的分会场和专题报告,学术内容兼具深度与广度。国际交流方面,我国学者不仅积极参与国际指南的制定,更主动搭建了国际合作平台,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乃至在某些领域“领跑”的转变。人才培养方面,分会通过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青年论坛等多种形式培养人才。近年来,超声医学领域涌现出多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同时,梁萍教授表示:“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间的超声医学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基层医院的设备配置、人才储备和技术水平仍有待提升。”

在梁萍教授的带领和全体委员的不懈努力下,分会在学术研究和临床技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超声医学的学科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分会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学术促进与创新:分会致力于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会议规模与学术内涵持续提升,积极推动临床与科研创新,在介入超声、超声造影、人工智能(AI)等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还组织专家参与制定了59部行业指南与共识,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诊疗。

(2)人才培养与基层帮扶:分会高度重视青年医师的培养,举办了3届全国超声医学青年学术会议,开展了优秀年轻人才遴选“超新星项目”创新创业工坊等多项特色项目,为助力青年成长搭建了平台。目前已培养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2名、优秀青年1名、国家杰出医师2名,国家优秀青年医师3名。同时,分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多次组织专家赴新疆、西藏、青海、云南等地开展技术推广、培训和义诊活动,有效提升了基层医院的超声诊疗水平。

(3)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积极融入国际超声学界。2023年,分会正式与世界超声医学与生物学联合会(WFUMB)签署合作备忘录,成立了WFUMB在中国唯一的继续教育中心,为国际化超声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平台。2024年,分会组织超声医生赴日本京都参加WFUMB大会。此外,分会还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超声学术交流等活动,显著提升了我国超声医学的国际影响力。

(4)科普宣传与公众教育:分会组建了超声科普小组,在超声年会和青年会上都设置了科普专场;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科普活动;2025年,梁萍教授牵头组织编写的《超声百问百答》系列科普书籍正式出版。

▌薪火相传,视野无界:年会主题的深度诠释

超声年会的主题为“传承鼎新,超越‘视’界”,具有深刻的背景和重要意义。梁萍教授介绍道:“一方面,我们正处在技术飞速变革的时代,AI、多模态成像、远程医疗等技术正在重塑超声医学的面貌;另一方面,我们要继承学科薪火,传承以王新房教授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此主题旨在传递三个核心理念。

(1)尊重历史,继承薪火:“传承鼎新”是指鼓励青年医生学习前辈的严谨治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精神。

(2)拥抱变化,鼓励创新:强调超声医学必须主动拥抱新技术,在影像技术、介入治疗等多学科融合发展方面不断开拓,保持学科活力。

(3)突破局限,开拓未来:“超越‘视’界”不仅指通过技术提升图像的分辨率和信息量,更代表着突破传统超声应用的界限,向更微观、更功能化、更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为患者提供更精准、微创的诊疗方案。

梁萍教授希望通过超声年会的主题,激励广大超声医务工作者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共同描绘超声医学更加广阔的未来图景。

谈及年会的亮点与特色,梁萍教授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前沿技术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大会特设AI与医工交叉、介入超声、超声造影等前沿热点专场,集中呈现AI在甲状腺、肝脏、乳腺等疾病智能诊断及手术规划中的创新成果,推动了技术革新与临床需求有机结合。

(2)诊疗规范与指南普及:各专场设置了指南与操作规范系统解读环节,聚焦关键临床问题,助力超声诊疗流程的同质化与标准化,尤其注重提升基层医师的实践水平与服务质量。

(3)国际化交流平台:依托WFUMB等,邀请世界专家开展专题报告,促进中外超声领域深度对话与协作,构建高层次国际化学术对话平台。

(4)形式多样化:在优化经典专场的同时,增设人文科普、超声新技术、科研素养培训和学科建设等专场,为超声医生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广阔舞台,进一步提升会议覆盖力与影响力。

▌智驭未来,破界前行:超声医学的时代机遇与挑战

谈及超声医学的未来,梁萍教授表示AI、超声超分辨微血流等新技术的发展,给超声医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①提升诊断效率与准确性:AI辅助诊断系统能够帮助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提高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效率和一致性,降低漏诊误诊率。②实现手术精准化与个性化:基于AI的三维影像术前规划和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能让介入手术更精准、更安全,实现真正的“精准医疗”。③优化资源配置与打破地域限制:远程超声系统使得上级医院专家可以实时指导基层医生操作,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更多患者。④赋能科研与发现新知识: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帮助医生从海量影像数据中挖掘出新的疾病规律和预后指标,推动学科向更深层次发展。

(2)挑战:①数据标准与质量:AI模型的训练依赖于高质量、标准化的数据,如何构建大规模、多中心的标准化超声数据库是当前面临的挑战。②法规与伦理:AI诊断结果的临床责任认定、患者隐私保护等伦理与法规问题亟待明确。③人才知识结构更新:未来对超声医师的要求将更高,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如医学、工程学和数据科学,人才培养体系需随之调整。④技术普及与均衡发展:如何确保先进技术能够公平地惠及各级医疗机构,避免“技术鸿沟”扩大,是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梁萍教授对超声医学的未来寄予厚望。她表示:“在不远的将来,超声医学将迈入一个‘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融合化’的新时代。超声将不再局限于传统诊断角色,而是演进为集诊断、治疗与预后评估于一体的强大医疗平台。医生将借助更先进的影像技术和智能算法,为患者制定极具个性化的诊疗方案,超声医学的临床价值与学科地位也将因此得到提升。”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