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向世界发出“中国主张”——2025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精彩收官

来源:
中国抗癌协会
2025-11-17 09:57:38


编者按      

2025年11月6日至9日,2025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在昆明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CACA)、腾冲科学家论坛组委会办公室联合主办,世界整合肿瘤学会(WAIO)、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云南省抗癌协会共同承办。


大会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核心主题,首创“7+1”办会模式,前期在七大核心城市(重庆、北京、杭州、广州、郑州、沈阳、西安)举办区域会议,形成了从“区域化探索”到“全国化推广”,最终迈向“全球化视野”的战略递进,为昆明大会的举办奠定了基础,有效推动了学术成果的辐射与实践合作的深化。


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着重指出,本次大会向世界明确传递出肿瘤防治的“中国主张”,即高度强调人体自然力的呵护及增强:包括“抗癌—控瘤—扶生”的防治策略、“从循证医学到询问医学”的诊疗理念革新,以及为所有疾病、所有患者提供全周期关怀的整合医学“3 All策略”。这既彰显了中国智慧,更标志着整合医学思想正深刻影响并引领全球肿瘤防治事业发展。


大会延续“主会场—主题会场—分会场”三级会议体系,坚守“学术科普并重、医学人文并举”原则,最终呈现出一场兼具高度、深度、广度与温度的学术盛会。


一

数说年会 硕果盈枝


2025CCHIO展开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和对话,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一)

会议规模

全国线下参会达3.6万人次,中外院士共计40余位,讲者、主持、讨论、总结嘉宾4997人次。

设主会场1个、主题会场14个、国际会场26个、分会场129个,共计170个会场。


(二)

投稿数量

大会共收到投稿论文23,556篇,汇编收录21081篇,入选壁报6744篇,高质量论文1000篇,创历史之最。


(三)

会议成果

重磅发布2026《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逢生(第8辑)》等学术及科普成果307项,启动项目61项。


(四)

媒体传播

中央广播电视台、工人日报、中国新闻社、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报、中国医学论坛报、医师报、香港商报、凤凰周刊、云南省电视台、百度健康、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微博健康、凤凰网、丁香园、医脉通、良医汇、乐问医学、肿瘤瞭望、ONCO前沿、医视界、CCMTV、医悦汇等91家国内媒体平台及美通社、Onco Daily等12家国际媒体平台参与直播及报道。



本次大会微博热搜1次,大会期间衍生热搜8个,截至当天,2025CCHIO大会微博平台话题阅读达4.3亿次。开幕式国内外媒体单场直播观看量7852万,直播观看总量1.7亿人次,国内媒体阅读总量7.9亿以上;海外媒体传播518篇,总阅读量1.06亿人次。



二

三级体系  云端永续



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由中国抗癌协会于2000年创办,以“综合、交叉、高端、前沿”为特色,自2018年开始,以“肿瘤防治 赢在整合”为固定主题,至今成功举办18届,已成为中国肿瘤医学领域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品牌学术会议,引领中国肿瘤学科不断发展。


(一)

主会场



 01

开幕式


11月8日,2025CCHIO在昆明盛大开幕。


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抗癌协会作为我国肿瘤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组织,今年通过“7+1”全国系列学术会议体系,成功实现学术资源全域覆盖,并且CACA指南以16种语言推广至156个国家,累计覆盖全球超4亿人。樊院士强调,协会将坚持“整合医学”理念,推动肿瘤防治从“以疾病为核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构建“防-筛-诊-治-康”全程管理体系。未来,中国抗癌协会将继续深化国际协作,为全球肿瘤防治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沈洪兵院士在致辞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癌症防治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将其纳入重大民生工程,防控机制不断完善。围绕“肿瘤防治,赢在整合”的大会主题,沈洪兵院士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防筛为先,提升公众防癌意识,扩大筛查覆盖面;二是推动医防融合,通过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诊疗水平;三是加强医研协同,聚焦难治癌种攻关,推动新技术新药物研发转化,健全药品保障机制。他强调,肿瘤防治任重道远,整合创新是必由之路。希望大会成为凝聚共识的平台,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国际抗癌联盟(UICC)主席Ulrika Arehed Kagström在线上致辞中首先代表UICC向2025 CCHIO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她高度肯定中国抗癌协会在推动全球癌症防控事业中作出的卓越贡献,并表示本次大会为各国专家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抗癌知识的共享与创新成果的传播,切实增强了国际抗癌协作的合力。她期待未来深化与各方的合作,共同推进癌症研究的突破性进展、提升全球范围内的患者照护水平,并促进癌症防治资源的公平可及。


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腾冲科学家论坛组委会主任王学勤也出席并致辞。


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云南省肿瘤医院院长张国君教授主持。


 02 

颁奖仪式


2025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颁奖仪式在开幕式期间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梁萍、浙江省肿瘤医院程向东、浙江大学徐骁、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康铁邦等10位专家牵头完成的项目荣获2025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国响等21位专家牵头完成的项目荣获中国抗癌协会二等奖。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晓迪、广西医科大学钟莉娉、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曾红梅、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许大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成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克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保肇实、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郑向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高翔宇、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雨沛共10位专家荣获2025年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奖。



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作为全国肿瘤医学领域唯一的社会科技奖励,代表了该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和最新研究成果。青年科学家奖的设立旨在表彰和奖励在肿瘤医疗、科研、教育岗位上勇于创新并做出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


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赵勇主持仪式。


 03 

CACA技术指南(2026版)发布


开幕式上,2026版《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正式发布。本次指南在内容深度、结构完整性与证据基础方面均实现系统性提升。编委团队新增至16780位专家,技术篇扩充至72项前沿技术,整体内容增至870万字。


在学术理念上,指南以“整体整合医学”理念为核心,遵循“抗癌-控瘤-扶生”的逻辑路径,贯彻“防-筛-诊-治-康,评-扶-控-护-生”十字方针,并倡导“全科-全程-全人-全息”的整合医疗模式。值得强调的是,指南所采纳的临床证据中,中国原创研究占比提升至53%,显示出其在立足中国人群特征、遗传背景与诊疗实践方面的重要进展,兼具本土适用性与国际视野。


 04

主旨报告



作为CCHIO大会最重磅的内容之一——主旨报告,一直以来都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展现我国肿瘤领域的最新理念、最新策略、最新技术及最新成果。



主旨报告环节是肿瘤学尖端理论与学术前沿交汇的平台,由郝希山院士、王玉琢院士、詹启敏院士、范先群院士、樊嘉院士、徐兵河院士6位院士重磅主持。




全国数百名肿瘤专家经过层层遴选、专家互评,最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泰康同济医院夏丽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方文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吴劲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李鹤成、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杨田、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游瑞、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竺晓凡、杭州师范大学药学院谢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俊9位肿瘤学专家亮相2025CCHIO。他们以全英文演讲的形式,向世界传达了中国肿瘤学领域的前沿成果与学术声音。



主旨报告涵盖肿瘤临床诊疗、综合治疗、新药研发等领域话题,9位讲者报告主题分别为《深入敌营,详辩肝癌病灶内的敌与我》《耐药另解,肺癌新药让病人笑到最后》《保建并举,谈脑瘤手术的扶生与复生》《活体判癌,早期肺癌手术抗癌少伤身》《整合集成,做肝癌诊疗原野的拾穗人》《巧减成增,让鼻咽癌复发转移不再来》《减比加好,儿童白血病治疗有新道理》《无氮无氧,榄香烯脂质体首成抗癌药》《CACA指南,双生视为肿瘤管理追光者》,报告内容均展现了肿瘤领域的科研学术和科学普及成果,广大参会代表受益匪浅。




(二)

主题会场


会议设立了中外院士论坛、国际组织专场、国际期刊专场、国际研讨会、青年辩论赛、科技奖励主题专场、科研设计与论文发表专场、学科前沿专场、产学研发展论坛、医院管理专场、肿瘤疾控整合管理专场、科普训练营等40个主题会场,汇聚各大领域深度话题,揭示研究进展,探索未来趋势。



会议期间,重磅发布了系列重要学术成果,其中包括《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2026版《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逢生(第8辑)》等权威专著,不仅彰显了我国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

分会场


遵循“合纵连横”的学科建设战略布局,本次大会精心策划并设立了多个聚焦不同瘤种的分会场。涵盖食管癌、胃癌、肺癌、乳腺癌、肝癌、妇科肿瘤等关键领域;同时,根据诊疗环节的不同,设立了肿瘤病理、肿瘤影像、肿瘤靶向治疗、肿瘤精准治疗、肿瘤免疫治疗、肿瘤消融与粒子治疗等专业分会场,旨在深入探讨各领域的最新进展。



此外,大会还特别设立了肿瘤整合护理、肿瘤整合康复以及肿瘤科普、肿瘤预防筛查等康复及科普分会场,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了肿瘤“防、筛、诊、治、康”全周期管理的新视角、新技术与新思维。



分会场设置体现了“全科-全程-全人-全息”的整合医学理念,而且通过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的智慧与经验,为参会者搭建了一个交流思想、共享成果的高端平台,有力推动了肿瘤防治领域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四)

云端CCHIO


为高品质打造云端CCHIO平台,我们精心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交流体系。



会前重磅策划“六说 2025CCHIO” 系列活动 —— 院士说、主委说、专家说、外宾说、患者说、参会者说,累计推出131期内容,成功将会议预热氛围推向高潮。



会议期间,专属搭建CACA官方演播室,精心策划 CACA 专家说、CACA 读书会、指南前沿解读、肿瘤基层防控等一系列高端对话栏目,实时传递云端会议的精彩成果。



与此同时,大会开幕式、科普大会、“同一天・一起行” 等活动,实现演播室与会议现场的同频共振;演播室特邀重磅嘉宾与专业主持人联袂解读会议亮点,会议尚未启幕便已吸引大批观众关注。



同步开发设计云端 CCHIO 元宇宙场景,大幅提升线上参会的沉浸感与互动体验。此外,联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丁香园、医师报、良医汇、乐问医学、ONCO前沿、CCMTV等30余家权威媒体,共同打造“巅峰访谈”“超级访问”“科技有约” 等系列精品栏目,真正实现学术传播的无界共享与广泛触达。



三

国际交流  共话共赢



 (一)

十大国际组织专场



本次大会设置了十个国际组织专场,包括CACA-UICC、CACA-AACR、CACA-NCCN、CACA-MASCC、CACA-EACR、CACA-Cancer Australia、CACA-ICPC、CACA-WCRF-HKACS、CACA-SIS和CACA-SPCC-OncoDaily。



专场汇聚全球顶尖专家力量,AACR主席Lillian Siu教授、EACR前任主席Rene Bernards院士、MASCC主席Florian Scotte教授、SIS主席Vahit Ozmen教授,OncoDaily主编Gevorg Tamamyan以及NCCN首席执行官Crystal Denlinger教授等世界顶尖专家亲临现场,不仅分享了全球肿瘤防治的最新战略与科研前沿,更与樊代明院士、詹启敏院士、樊嘉院士、范先群院士等国内领军学者展开多场高水平对话。



各专场聚焦临床实践优化与基础研究突破,探讨全球癌症防控的发展趋势、症状管理标准,为癌症防控提供从技术到模式的全方位解决方案。这十个专场,不仅推动了中国整合医学模式、诊疗指南等“中国方案”的国际化应用,更彰显了中国抗癌力量在国际舞台的引领作用与协作价值。




 (二)

三大国际期刊专场



国际期刊专场作为CCHIO大会的亮点板块,始终致力于构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对话平台。今年,大会特别设立CACA-Cancer Discovery、CACA-Gut及CACA-Lancet Regional Health Western Pacific三大专场,邀请各期刊编委及资深编辑现场深度解读期刊定位与审稿标准,并携手领域顶尖学者,呈现多场代表国际前沿水平的权威学术报告。



Cancer Discovery专场围绕肿瘤免疫治疗新机制、精准靶向治疗、液体活检早诊等转化医学热点展开;Gut专场聚焦消化系统肿瘤,涵盖肝癌精准分型、前沿诊断技术等创新研究;Lancet Regional Health专场则关注肿瘤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深入探讨宫颈癌消除、乳腺癌早诊优化等议题。



三大专场不仅系统传递了高影响力期刊的学术导向,更充分展现了中国肿瘤学界在基础研究、临床创新与公共卫生等多领域的原创成果与国际影响力,为推动全球肿瘤防治的整合与协作注入新的动力。


 (三)

四大国际研讨会



此次CCHIO大会设立了四大国际研讨会,为全球肿瘤学领域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进一步推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癌症防治领域的理解互鉴与协同发展。来自世界各地的权威学者、科研专家与临床医生齐聚一堂,围绕全球肿瘤防治的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形成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国际交流网络,共同展望癌症防治的未来方向。



四大国际研讨会共设十一个学术单元,内容涵盖全球癌症防控合作、癌症预防与早筛、应对癌症挑战的全球经验共享,以及乳腺癌、胃肠道肿瘤、放射治疗、整合肿瘤学与癌症预后改善等多个重点领域。研讨会还聚焦临床实践与患者福祉,探讨提升治疗效果与重塑生命质量的新路径。


丰富多元的学术讨论与思想碰撞,不仅为全球肿瘤学界提供了深度对话的契机,也为推动国际肿瘤防治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

亚洲论坛


2025年CCHIO大会成功举办三场亚洲论坛,系统展示区域医学合作成果与未来愿景。



11月7日上午,亚洲论坛一聚焦医学教育与肿瘤培训体系建设,推动CACA指南在东南亚传播应用,并就肿瘤筛查策略开展多国研讨。下午的亚洲论坛二围绕感染相关肿瘤防治与营养支持展开,重点探讨妇科肿瘤与胸部肿瘤,促进中国与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临床经验交流。



11月8日下午,大会举行“南亚东南亚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联盟肿瘤专科分联盟”成立暨签约仪式,标志着区域协作步入专业化、机制化新阶段。同期举办的亚洲论坛三聚焦放射肿瘤学、乳腺肿瘤、消化道肿瘤等前沿进展,致力构建常态化区域防治协作平台。



系列论坛将作为深化跨境医学合作的关键契机,持续推动亚洲肿瘤防控水平全面提升。


四

科普患教  润心有声


肿瘤防治,科普先行。2025CCHIO 年会始终坚守“科普学术并重”的初心,打破传统科普的刻板印象,将硬核抗癌知识玩出新奇花样!会议特别策划专属科普嘉年华活动,精心设置10站惊喜体验,内容层层递进、各具特色不重样。沉浸式解锁抗癌知识,在轻松互动中感受科学魅力,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科普之旅。


(一)

2025CCHIO科普大会


 01 

开幕式



2025年11月6日,2025CCHIO科普大会隆重启航。本届大会以“循象问道,和合共生”为主题,开启了一场殿堂级的抗癌知识盛宴,深刻诠释了科学之真与人文之善的完美融合。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名誉理事长郝希山院士,副理事长范先群院士、朴浩哲教授、王瑛教授、石汉平教授、李平教授、强万敏教授,昆明医科大学校长夏雪山、天津医科大学校长郝继辉、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姜旭、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袁晓瑭、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赵勇,云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谭晶,云南省肿瘤医院书记刘志敏、院长张国君等领导、专家及全国各地康复组织患者、抗癌明星共计1500余人参加会议,直播累计观看超3351万人次。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田艳涛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师建国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裘燕飞教授、云南省肿瘤医院聂建云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科普报告。科普讲座环节由辽宁省肿瘤医院王丹波教授主持。



“院士患者面对面”环节,三位康复者分享经验:杨红践行“观察等待”策略,李玉玲以健康生活实现长期康复,袁淑华投身公益传递温暖。范先群院士强调全周期规范治疗,郝希山院士肯定科普对提升抗癌信心的作用,樊代明院士提出“抗癌-控瘤-扶生”三级策略,陈小兵教授的主持营造了温暖氛围。



大会在滇池之畔落幕,以人文关怀为底色、整合思维为脉络,彰显了CACA科普顶层设计。正如樊代明院士所言:“科普是医学的另一种治疗——它治愈恐惧,播种希望。”这场盛会让科普成为抗癌社会力量,助推中国肿瘤防治事业前行。


 02 

2025CACA全域科普行动收官


2025CACA全域科普行动以“循象问道,和合共生”为主题,自2025年5月在昆明启动以来,累计举办活动1553场,吸引331家单位参与,发放公益手册3.4万余册,动员812家媒体、1.7万余名医护人员与20.6万群众参与其中,最终实现19.6亿人次的覆盖。



活动覆盖多民族、多地域、多国家人群,以跨文化、多语种的科普形式,构建起立体化、国际化的肿瘤防治传播网络,为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癌症防控事业注入强劲动力,彰显了中国在肿瘤科普领域的引领力与行动力。


 03 

《逢生(第8辑)》发布


大会期间,《逢生(第8辑)》新书发布仪式隆重举行,该书收录了近60位肿瘤康复患者的真实经历,每一页都记录着他们在黑暗中寻光、在困境中创造奇迹的动人篇章,让整合医学理念从学术理论走向有温度的社会实践。中国抗癌协会樊代明理事长、郝希山名誉理事长、范先群副理事长等多位主礼嘉宾共同上台,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樊代明、郝希山、范先群三位院士亲手将崭新的《逢生(第8辑)》赠予九位全国癌症康复代表。这份蕴含着生命力量的精神礼物,将由此启程,被送往全国200余家肿瘤康复会,旨在让《逢生》的故事与精神,照亮更广泛的康复之路。




(二)

“同一天一起行”全国健步走


11月6日清晨,昆明滇池海埂大坝迎来了一抹温暖的活力——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同一天・一起行”全国健步走活动在此温情启幕。作为科普嘉年华系列活动的首站,这场以“生命”为名的相聚,自始至终流淌着暖意,凝聚着力量。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专家、康复患者、医护人员与志愿者,大家并肩同行,一同迈出健康而坚定的步伐。



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在启动仪式上致辞时表示,运动是维系健康的基石,更是防癌抗癌的法宝。他鼓励大家“将运动付诸行动,变被动为主动,从少动到常动”,着重强调了运动在防癌、抗癌过程中的积极意义。院士还深情忆起诗人郭沫若笔下描绘滇池的诗句,以“曙光像轻纱照在滇池上”的唯美意境,为这场科学活动注入了浓厚的人文情怀。



此次活动的最大亮点是大会专属开发的线上打卡小程序——即便相隔千里,全国各地的康复患者也能线上同步打卡,真正实现“天涯共此时”的同心相聚。


(三)

科普训练营



11月7日,2025CCHIO肿瘤科普训练营活动成功举行。中国抗癌协会媒体传播委员会执行主任支修益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田艳涛教授、云南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刘志敏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副部长陈小兵教授以及中国抗癌协会专家及各医疗机构相关专业人员300余人参加了活动。全方位展现肿瘤科普事业的新成果、新方向,为新修订科普法落地后的肿瘤科普工作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科普训练营”是中国抗癌协会的品牌活动之一,自2019年启动以来,科普训练营一直在中国抗癌协会总会的部署和引领下不断探索前行,不仅培养了大批会做科普、做好科普的医疗同道,也因此带动了大量医学工作者投入到科普工作中,为公众提供了大量科学、权威、实用的优秀科普作品。



为推动我国肿瘤科普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提升科普培训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2026年,科普训练营将全新推行“六个统一”培训模式:统一培训教材,筑牢科普知识根基;统一培训课件,确保内容精准权威;统一培训日程,保障学习高效有序;统一师资团队,汇聚行业顶尖力量;统一考核标准,严把科普人才质量;统一发放资质证书,认可专业能力价值。


(四)

系列科普分会场


会议同期,举办逢生康复分会场、CACA 读书会、全域科普行动、媒体专场等品牌科普活动,发布《笔锋医生科普写作完全手册》等四部科普著作,启动《与爱同行 共筑希望》肿瘤患者科普行动。



《逢生》康复分会场:现场分享真实抗癌故事,患者畅谈“与癌共处” 心得,医患面对面答疑,康复经验、心理疏导、营养建议一站式获取,传递 “抗癌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的温暖力量。



CACA 读书会:深度共读抗癌好书,与专家、书友拆解《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逢生》等读物,挖掘健康干货、交流阅读感悟,搭配知识抢答、趣味问答,边学边玩掌握抗癌妙招。



全域科普行动专场:看全域科普如何 “出圈”,科普达人分享 “专业知识进大众” 秘籍,直观感受科普力量。



媒体分会场:媒体与科普跨界碰撞,探讨短视频、直播等让抗癌科普 “火起来” 的方法,分享爆款创作技巧,对接资源、交流渠道,让好科普被更多人看见。



樊代明院士、支修益教授、聂勇战教授为媒体代表颁发感谢函,致敬其在肿瘤科普传播中的辛勤付出。


五

CACA 文化  铸魂育人


 (一)

《合之策(8)》文艺表演



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始终秉持“医学人文并举”理念,连续五年以系列辞赋为大会注入深厚人文底蕴,构建起独特的文化标识。从《合之赋》《合之悟》到《合之行》《合之梦》《合之汇》,统称《整合医学概论》。这些作品皆以哲学视角解构肿瘤防治核心逻辑,造就了“学术研讨与文化思辨共生”的独特品牌气质。



2025 年是中国抗癌协会“文化建设元年”。继《合之策(1)》至《合之策(7)》相继发布后,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全新创作的《合之策(8)》在开幕式文艺演出中精彩呈现,系列作品统称《整合医学策论》。



《合之策(8)》由樊代明院士亲自作词,联合云南省歌舞剧团、云南省杂技团、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共同创作并演绎。作品以朗诵、舞蹈、杂技等艺术形式,生动诠释“自然多样 循象问道”的理念,精准传递“肿瘤防治,赢在整合”的核心要义。



 (二)

医学人文专场



作为CACA文化工程建设系列活动,本届年会同步举办CACA适道仁心医学人文沙龙与第二期CACA人文沙龙。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与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常务副团长陈思思对话,共探生命关怀、医学叙事与艺术疗愈的融合之道。



樊代明院士指出,整合医学理解生命实现关键跨越。生命是元素复杂关联、非线性互动涌现的高阶功能,呈螺旋上升而非线性发展。医学不能局限于 “一刀一药” 的局部治疗,需关注生命系统整体性,这正是人文艺术可深度介入之处。



李敬泽表示,当前社会文化存在回避疾病叙事、虚构“绝对健康” 的倾向。整合医学要求将患者视为身、心、社会关系统一体,治疗既要针对肿瘤,也要帮患者在病痛中重建自我认同、维系与世界连接,文学艺术的叙事与情感力量可发挥不可替代的安抚支撑作用。



陈思思提出,医学延长生命长度,人文艺术拓展生命厚度、深度与广度。艺术“赋能” 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为诊疗数据注入人性温度与关怀,提升患者心理承受力与内在生命力;二是缓解医护职业耗竭,提供精神支持。这种融合并非辅助,而是整合医学实践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次沙龙深刻阐明医学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与丰富内涵。未来医学发展需要打破专业壁垒,主动将文学、艺术等人文力量纳入诊疗与健康维护体系,共同应对生命全周期挑战。


 (三)

CACA会歌发布



“我力有限,靠你众力搏程;我力有限,靠你定向领航。”活动开幕式上,中国抗癌协会正式发布会歌《大雁颂》。该作品由樊代明院士作词、赵季平作曲、谭晶演唱,经协会理事会审议通过,是协会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歌曲凝聚了广大肿瘤防治工作者的初心与信念,为整场开幕式注入了深厚的人文力量。


 (四)

CACA成果展


2025CCHIO 深度践行“会展产”融合发展原则,匠心打造 2025CACA 成果展,全方位、多角度集中展示中国抗癌协会在学术前沿探索、科普宣传普及、国际交流合作、CACA 文化建设、科技奖励评选、患者交流服务等领域的系列成果与实践成效。



现场吸引了大批临床医生与业内专家驻足流连、仔细观摩,大家纷纷表示:“协会通过成果展系统梳理并集中呈现了近些年来的工作实绩,内容翔实、亮点纷呈,既充分展现了我国抗癌领域的前沿实力与发展活力,也生动传递了协会服务行业、守护患者健康的初心使命,让人倍感振奋与启发。”


六

合作签约  携手共进


 (一)

CACA战略伙伴合作签约








2025CCHIO科普大会开幕式上,中国抗癌协会举行2025CACA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分别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京东健康、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好医生集团、天河计算机达成合作共识,聚力深化肿瘤科普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各方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实现强强联合,共同构建肿瘤防治融合发展新生态,为肿瘤科普工作注入多元动能。


(二)

国际组织签约



大会期间,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代表协会,先后与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捷克奥洛穆茨大学肿瘤中心、乌兹别克斯坦肿瘤医师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这一系列签约标志着中国抗癌协会在构建全球抗癌协作网络的国际化战略布局中取得重大突破,所搭建的战略合作桥梁,将系统性推动中外科研资源互通、临床实践互鉴与人才交流合作,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注入强劲新动能。


 (三)

“双招双引”落地

大会开幕式同步设置生物医药“双招双引”签约环节。作为衔接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战略支点,“双招双引”通过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双向发力,着力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堵点难点,为云南构建富有活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生态提供核心支撑。



招商引资环节成果丰硕,恒瑞医药、上海医工院、驼人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与云南本地机构成功达成十项合作协议,重点聚焦创新药研发、高端制剂生产、医疗器械研发及东南亚市场开拓等关键领域,为云南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产业根基。



招才引智方面同样亮点纷呈,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等本地核心单位,分别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子禹教授、上海科技大学徐菲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吴南教授等顶尖专家签署工作站合作协议,全力推动临床诊疗与科研创新的深度融合。与此同时,昆明医科大学同步引进秦家碧教授等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强化本土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此次“双招双引”签约实现了从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到市场拓展、人才培育的全链条覆盖,充分彰显出在“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云南正加速集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要素,加快打造区域性生物医药发展枢纽。未来,云南将持续深化跨区域协同合作,全力构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肿瘤防治创新高地。


七

告别春城  又启星城


2025年11月9日,2025 CCHIO在昆明圆满落下帷幕。


大会执行主席、云南省肿瘤医院院长张国君教授作2025 CCHIO总结报告,会展开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和对话,取得了丰硕成果。


樊代明院士特别向大会执行主席张国君教授、昆明医科大学校长夏雪山教授,以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总院长李子禹教授、云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谭晶教授颁发感谢状,表彰整个团队上下一心,秉持“专业精进,敬业奉献”的精神,共同铸就了令人瞩目的学术盛事,其卓越贡献值得高度赞扬与感激。


闭幕式上,举行了交接旗仪式,中国抗癌协会赵勇秘书长宣布,2026 CCHIO11月相约湖湘之滨,星城长沙,由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省抗癌协会共同承办。


湖南省肿瘤医院院长向华,副院长周辉、毛先海接过CCHIO大会的旗帜——从这一刻开始,CCHIO大会正式进入“湖南时间”!


湖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湖南省肿瘤医院院长向华教授表示,会旗在手,使命在肩!这也是中国肿瘤防治事业薪火相传的见证。从云南到湖南,接过的不只是一面旗帜,更是三湘儿女“吃得苦、霸得蛮”的担当与承诺。他郑重承诺,湖南将举全院之心、集全省之力,以最高标准筹备2026CCHIO盛会,不仅呈现一场严谨、前沿、整合的学术盛宴,更让与会嘉宾沉浸式感受湖湘文化的魅力。


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对于2026年会议提出两大要求。一是高水平国际化,需广泛邀请全球顶尖学者,打造世界级学术盛会;二是广泛普惠化,通过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等活动让成果惠及公众。他期待湖南能汇聚全球智慧,办成一届超越本届的高质量大会。






2025 昆明

以西山为骨、滇池为镜,共镌永恒;

2026 长沙

以岳麓为笔、湘江为砚,共书未来。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