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拉贝洛尔、尼卡地平、乌拉地尔……,溶栓前紧急降压药怎么选?降到多少?

来源:
神经时讯
2025-11-17 17:42:40
血压控制的核心目标与临床意义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前,血压控制是确保治疗安全性的关键环节。荟萃分析显示,基线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1 mmHg=0.133 kPa),溶栓后良好结局几率降低7%(OR=0.93),而颅内出血风险增加12%(OR=1.12),这一数据凸显了溶栓前血压管理的紧迫性。

根据《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最新规定,准备接受再灌注治疗(静脉溶栓或血管内治疗)的患者,治疗前血压必须控制在<180/100 mmHg方可启动溶栓。该标准较既往185/110 mmHg更为严格,体现了更积极的出血风险控制策略。同时指南指出,溶栓治疗后24 h内,血压需维持在≤180/105 mmHg以降低出血转化风险。

Image
启动降压治疗的血压阈值

临床决策需区分患者是否接受再灌注治疗:

1.拟溶栓/取栓患者:血压超过185/100 mmHg时必须启动紧急降压措施,否则不应启动再灌注治疗。

2.未行再灌注治疗患者:收缩压≥220 mmHg和/或舒张压≥120 mmHg时才建议降压,目标值为180/100 mmHg左右。

3.已成功再灌注患者:应避免早期强化降压,建议维持血压<140/90 mmHg,24 h内血压降低幅度不宜超过15%。

Image
紧急降压药物选择方案

表1 静脉降压药物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Image
Image
临床操作关键要点

1.精准监测:持续血压监测是基础,建议使用输液泵根据血压随时调整给药速度,确保降压平稳。

2.警惕不良反应:静脉降压药可能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需立即鉴别是药物反应还是病情进展。

3.个体化评估:需结合患者侧支循环、基础血压值及颅内压情况,排除降压禁忌证后谨慎用药。

4.时间窗管理: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明确要求,需在溶栓时间窗内快速将血压降至<180/100 mmHg目标范围,以缩短入院至溶栓时间。

Image
指南更新背景与循证依据

(一)中国指南

2024年中国指南将血压管理目标从185/110 mmHg收紧至180/100 mmHg,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因素。

1.出血风险控制:血压>180/100 mmHg与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显著相关。

2.安全性考量:观察性研究显示,血压控制在180/100 mmHg以下未增加不良预后风险,而更低目标(<140 mmHg)可能损害侧支循环。

(二)国际指南现状

AHA/ASA指南建议仍维持<185/110 mmHg标准,但中国指南基于本土人群数据采取了更严格的标准,凸显了个体化、精准化的管理趋势。

Image
总结

最新中国指南(2024版)已明确将溶栓前降压标准定为<180/100 mmHg,标志着血压管理向更严格、更精细的方向发展。临床实践应在指南框架下,结合患者侧支循环、基础血压、再通状态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在降低出血风险与维持脑灌注之间取得平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S]. 2024-12-30.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9): 666-682.

[3]Mazya MV, Ahmed N, Andersen G, et al. Effect of blood pressure on early clinical outcome and occurrence of 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results from SITS-EAST registry[J]. Stroke, 2013, 44(8): 2268-2270.

[4]Boehme AK, Esenwa C, Elkind MS. Stroke risk factors, genetics, and prevention[J]. Circ Res, 2017, 120(3): 472-495.

[5]王辰, 王建安. 内科学(第3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412-415.

[6]林果为, 王吉耀, 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第15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1523-1525.

[7]Powers WJ, Rabinstein AA, Ackerson T,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2019 update to the 2018 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J]. Stroke, 2019, 50(12): e344-e418.

[8]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23[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3, 56(7): 715-742.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