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系列专题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25年关节外科学术大会、骨肿瘤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 | 学术动态
10月16—19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协办的“中华医学会2025年关节外科学术大会”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吸引了全国关节外科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医护人员参与,涵盖骨科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护理工作者及医学生等多个群体,学术交流形式丰富多元,内容覆盖基础研究、临床实践、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充分展现了我国关节外科领域的最新发展。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王大方出席会议。
大会共设置1个主会场、11个分会场,除了常规的关节会场外,会议还专门设置多学科融合板块,探讨关节外科与脊柱、创伤、肿瘤、康复、骨质疏松、护理等领域的交叉发展方向,提出构建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实现从疾病治疗到功能重建的全周期管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位骨科专家通过主题报告、病例分析、现场讨论、壁报交流等形式,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
“数字医学”和“生物医疗”是当今骨科领域的热点和发展方向。大会重点聚焦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与人工智能的临床实践,展现了数字化技术对传统诊疗模式的革新作用。大会举办了“精益求精,永无止境——首届关节外科机器人手术病例比赛”,吸引了众多青年医师踊跃参与,展现了人工智能与数字骨科在关节置换领域的广泛应用,标志着我国关节外科正迈向智能化、精准化的新时代。在生物医疗新兴技术方面,与会专家针对骨病发病机制与治疗创新进行了深入交流,围绕干细胞治疗、组织工程技术在关节修复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分享了骨关节炎防治的最新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成果。
大会同期召开了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办的中华医学会2025年骨肿瘤学术会议。会议探讨了骨肿瘤领域的前沿热点、临床挑战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了与会者的骨肿瘤理论认知水平,交流了临床诊疗经验,推动了骨肿瘤领域在智能化与数字化方面的发展。
会议涵盖了骨盆肿瘤、四肢肿瘤、脊柱肿瘤、软组织肿瘤、转移性肿瘤、肿瘤治疗新方式方法探索、基础研究等多个领域,引发了业内专家和与会者的高度关注。与会专家及代表就骨盆肿瘤的精准治疗方法、骨盆假体设计与反思、四肢骨肿瘤假体置换重建、3D打印假体、假体感染及手术并发症的处理经验、脊柱肿瘤手术技巧与经验、机器人及微创技术方法在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软组织肿瘤诊断及治疗经验、类器官技术及基因分析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尝试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医学领域分支越来越细的现况下,本次关节外科学术大会和骨肿瘤学术会议的同期举办是打破学科专业边界、互通创新理念、借鉴与启发、碰撞与共识的有益尝试,将进一步推动骨科领域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绘制中国骨科事业高质量发展蓝图,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关节外科学术大会开幕式现场
骨肿瘤学术会议开幕式现场
(供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

评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