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脑机接口+无人系统双突破!这位国防科大少将,当选中科院院士

来源:
神经时讯
2025-11-21 15:27:02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学部正式发布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共产生了7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7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其中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人,国防科技大学胡德文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5438669535d8326380bd475ad3fe6947.png

Image
2025


人生历程 荣耀时刻

图片

1979—1986年,胡德文院士在西安交通大学先后完成自动控制专业本科与硕士阶段学习,扎实的工程理论功底为其后续跨界研究埋下伏笔。毕业后,他并未局限于传统控制工程领域,而是瞄准脑科学与智能系统的交叉空白,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担任高级访问学者,在控制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交叉地带构建起“大脑活动与血流光学成像分析”的方法论框架,从此开启了脑科学与智能技术融合的探索之旅。

胡德文院士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国际脑图谱组织(OHBM)中方主席、国防科技大学科技委副主任,同时担任湖南省“无人作战系统”高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这些任职既体现了学界对其学术造诣的认可,更彰显了他在推动脑科学、人工智能与国防科技跨领域合作中的关键作用,为相关学科的协同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

2012年和2018年两次以第一完成人斩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0年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022年摘得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个人层面,他先后获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2025


捷报频传 学术突破

胡德文教授的科研工作构建了“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工程应用”的完整体系,在脑科学机理探索与智能技术转化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针对脑信号非线性动力学建模难题,提出多模态脑影像的时空特征提取算法;针对脑功能网络研究瓶颈,构建动态演化模型,为脑疾病诊断提供了全新范式,相关成果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Brain等国际顶级期刊。2025年,他带领团队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合作提出多突触发放(MSF)脉冲神经元模型,该模型兼具生物合理性与计算高效性,揭示了人工神经网络与脉冲神经网络的内在联系,为大规模深层类脑计算模型研发奠定基础,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