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郝希山院士、谢立信院士等人获2025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来源:
康迅网
2025-11-21 15:52:00

11月20日,2025年度吴阶平医学奖评审委员会终审会在北京召开,评选出2025年度吴阶平医学奖获奖者2名,分别是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郝希山院士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谢立信院士。

同时,对在10月24日2025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评审会选出的6名获奖者进行确认,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卜军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振宁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刘争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郭应强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唐毅教授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崔一民教授。

图片

2025年度吴阶平医学奖

图片

图片

郝希山院士

(下滑查看更多内容)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名誉理事长,国际乳腺疾病学会副主席

肿瘤外科主任医师,肿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肿瘤学家。现任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乳腺疾病学会副主席、中国抗癌协会名誉理事长、监事会监事长、《中国肿瘤临床》及Cancer Biology & Medicine主编等。曾任天津医科大学校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亚太抗癌组织联盟主席、亚洲乳腺癌协会主席、国际抗癌联盟常务理事等。

图片

谢立信院士

(下滑查看更多内容)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是我国著名的眼科学专家,角膜病专业的领军者,“眼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现任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名誉所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院长、亚太角膜病学会名誉主席、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荣誉主任委员。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和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出版专著5部,主编、主译和参编书籍30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先后获得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美国眼科学会成就奖、亚太地区眼科学会“ARTHUR LIM奖”和最高学术成“DE OCAMPO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亚洲角膜基金会学术成就奖、中华眼科终身成就奖等奖项。

关于吴阶平医学奖

吴阶平医学奖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支持下,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的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的高级别奖项。吴阶平医学奖授予促进中国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吴阶平医学奖每年评选1次,获奖人数不超过2名,颁发获奖证书、金质奖章和50万元人民币奖金。

2025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图片

图片

卜军教授

(下滑查看更多内容)

心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科研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6年)、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7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年),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

美国心脏协会专家会员、美国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欧洲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TCT、CRT、EuroPCR、EuroCHORUS和TCT-AP等国际心血管大会的国际主席团成员。

研究成果写入国际心血管内科学教科书和欧洲心血管病临床指南等行业规范,总引用3000余次。

先后获 “吴孟超医学青年奖”“树兰医学青年奖”“上海市学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图片

王振宁教授

(下滑查看更多内容)

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设岗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传染病防治”专家。

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主任,胃肠肿瘤精准诊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主持国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国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专项课题1项,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辽宁省重大研发计划1项,其它省部级项目20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AMA Oncology、Molecular Cancer、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

图片

刘争教授

(下滑查看更多内容)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国家级人才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器官与系统整合教材《皮肤与和感官系统疾病》主编、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规划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9版)》副主编,全国高等学校八年制长学制临床医学规划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副主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编、《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副总编、国际权威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Immunology和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Allergy副主编等。

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湖北医德楷模、湖北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楚天名师”、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奖二等奖、武汉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图片

郭应强教授

(下滑查看更多内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学会会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微创心血管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加州艾森豪威尔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唐毅1.jpg

唐毅教授

(下滑查看更多内容)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参编参译教材和学术专著4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7项。目前学术任职包括国家卫健委认知障碍疾病专科能力建设项目专家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委副主任委员等。

先后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领军人才和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2016年获首届中国十大杰出神经内科医师青年医师奖,2019年获得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1年获批教育部项目特岗学者,2022年获批青年北京学者,2023年入选首届北京市先进科技工作者,2024年入选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2024年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image.png

崔一民教授

(下滑查看更多内容)

教授,主任药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试验中心主任,药学部主任,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副主任。

兼任中国药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是“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四五”至“十六五”战略接续研究专家。在JAMA、JAMA Oncology、Pharmacology&Therapeutic、Hypertension、Stroke、BJCP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二十余项。

关于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主要奖励年龄在59周岁以下,在医学、药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重要创新性成就的优秀中青年医药工作者。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每年评选1次,每次评选出4~6名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金质奖章和20万元人民币奖金。

来源丨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