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葡萄糖监测基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发布 推动基层糖尿病管理精准化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5年第10期发表了由上海市医学会糖尿病专科分会与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制定的《持续葡萄糖监测基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以下简称“《共识》”),旨在为基层临床医护人员规范使用持续葡萄糖监测(CGM)提供指导,更好地帮助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血糖管理。
CGM适用对象 (1)1型糖尿病患者。(2)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3)所有接受非胰岛素治疗且未达到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的T2DM患者。(4)在自我血糖监测(SMBG)指导下接受降糖治疗的T2DM患者,仍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包括:无法解释的严重低血糖或反复低血糖、无症状性低血糖、夜间低血糖;无法解释的高血糖,特别是空腹高血糖;血糖波动大。(5)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同时,《共识》也指出了不推荐使用CGM的情况,如存在安装局部出血风险、对乙醇和碘伏过敏或对医用胶布过敏、易患皮肤溃疡或皮肤有破损、瘢痕或红肿等。
CGM应用规范与操作流程 医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定个体化的血糖目标范围,并在开具医嘱时与患者确定复诊时间。护士在安装CGM时,需提前评估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安装后检查系统运行情况,并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佩戴期间的注意事项。
动态葡萄糖图谱(AGP)解读与临床指导 AGP是指通过软件对葡萄糖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以图表和指标形式生成的CGM标准化报告。《共识》详细列出了AGP报告的核心指标,包括CGM使用时间占比、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低于目标范围时间、变异系数和高于目标范围时间等,并提供了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AGP报告核心指标的控制目标。《共识》建议通过“三步法”来解读AGP报告:第一步,先看核心指标;第二步,如核心指标显示血糖控制不佳,则进一步分析患者的AGP图谱;第三步,与患者沟通,分析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调整治疗方案。
CGM使用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 《共识》针对CGM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如提升血糖过高/过低、与SMBG数值不一致、佩戴第1天和最后一天葡萄糖数值不稳定等,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同时,强调了在使用CGM过程中,应避免进行MRI检查,并提醒患者注意皮肤反应和仪器保养。

评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