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卫锋、王天龙教授领衔!14条推荐意见出炉——《肥胖患者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临床实践专家推荐意见》正式发布
肥胖患者手术室外麻醉/镇静是临床麻醉中的重要领域,因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和较高的并发症风险,使得该类患者的麻醉管理尤为复杂。为此,俞卫锋教授与王天龙教授牵头制定了《肥胖患者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临床实践专家推荐意见》,围绕该领域14个关键的临床问题,形成了14项核心推荐意见,具体内容如下。
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1:建议在肥胖患者麻醉前,进行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代谢综合征的详细评估。特别是有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议采取针对性的术前管理措施。(推荐级别1A)
推荐意见2:在处理肥胖患者时,建议评估并管理中心型肥胖引发的代谢综合征风险,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确保这些合并疾病在麻醉和术前得到有效控制。(推荐级别1B)
推荐意见3:在手术室外实施肥胖患者麻醉/镇静时,应确保空间环境和管理流程的合理化,配备必需的麻醉与急救设备,满足基本的人员配置。(推荐级别1A)
推荐意见4:手术室外麻醉/镇静时,至少应有1名具有肥胖患者麻醉管理经验的主治医师或以上资质医师,且配备必需的麻醉机、监护仪以及急救设备和气管插管工具。(推荐级别1A)
推荐意见5:建议所有肥胖患者进行全面的麻醉门诊评估,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代谢状况的评估,使用STOP-Bang问卷等工具筛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风险。(推荐级别1A)
推荐意见6:对于有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风险的肥胖患者,建议术前安排优化治疗,包括对呼吸功能、心功能及代谢紊乱的治疗,以提高术中和术后的安全性。(推荐级别1B)
推荐意见7:身体质量指数(BMI)≥40 kg/m2且合并重度睡眠呼吸暂停,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肥胖患者建议在手术室内行麻醉/镇静操作。(推荐级别1B)
推荐意见8:对于接受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肥胖患者,建议配备困难气道管理工具,应做好紧急处理预案。(推荐级别1A)
推荐意见9:肥胖患者麻醉/镇静时,建议根据患者的体质量、代谢特点和药物动力学进行个体化调整。建议优先使用呼吸抑制作用较轻的麻醉药。(推荐级别1B)
推荐意见10:置入气管导管或喉罩的患者,建议进行麻醉深度监测,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推荐级别1B)
推荐意见11:肥胖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应充分预吸氧,并建议使用高流量氧,以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推荐级别1B)
推荐意见12:肥胖患者进行中度或深度镇静时,建议遵循全身麻醉的禁食禁饮时间要求。(推荐级别1B)
推荐意见13:为预防严重低血压发生,建议在上肢开放至少1条18号套管针静脉通道,麻醉/镇静前适量补液,预防性给予缩血管药物确保血压稳定。(推荐级别2B)
推荐意见14:建议所有手术室外麻醉/镇静后的肥胖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进行标准化监护,直至Aldrete评分达到9分以上方可离室,确保术后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推荐级别1A)
《肥胖患者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临床实践专家推荐意见》工作组名单
编写组组长
俞卫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王天龙(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
执笔人
刘友坦(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彭沁雪(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
编写组成员(按照姓氏拼音排序)
曹铭辉(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麻醉科)、龚婷(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龚伟(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黑子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刘克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刘友坦(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刘志恒(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李泉(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麻醉科)、梁晖(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麻醉科)、罗涛(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彭沁雪(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王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王天龙(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吴超然(深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杨立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余黄平(台湾长庚医院麻醉科)、俞卫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朱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张志伟(香港大学麻醉学系)

评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