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高发季来袭!分清普通型与重症信号,规范用药+家庭防护是关键
近期,多地疾控发布提醒:手足口病已进入高发季,这些防护要点要牢记……
图源:广东教育传媒
图源:北京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为5岁以下儿童高发的急性传染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不仅会导致孩子手、足、臀出疹、口腔溃疡,少数重症病例还可能累及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甚至危及生命。
分清普通型和重症,避免延误治疗
手足口病潜伏期通常2~10天,发病后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不同阶段。因此,基层医生在诊治时要注意区分“普通型”和“可能发展为重症的信号”。
普通型(第1期):又叫出疹期,最常见,孩子可能发热或不发热,口腔黏膜、咽峡部有疱疹或溃疡,吃东西、咽口水会疼;手、足、臀部会长斑丘疹或疱疹,疱疹内液体少、周围发红,不疼不痒,消退后不留疤,多数孩子1周内就能痊愈。
图源:摄图网
图源:摄图网
重症信号(第2~3期):3岁以下、发病3天内的孩子要特别警惕以下信号!若出现持续高热(超39 ℃,退烧药无效)、精神差、嗜睡、肢体抖动、抽搐,或呼吸加快(安静时超30~40 次/分钟)、手脚冰凉、出冷汗,可能是重症早期的预警信号,必须立即处理。
中西医结合用药:分阶段精准干预,安全又有效
手足口病的治疗没有特效药物,用药的核心是“西医对症+中医辨证”,不同阶段用药重点不同,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切勿自行加药。以下是各阶段用药汇总表:
(一)普通型:中药为主,西药对症缓解症状
西药治疗
中成药治疗
(二)重型/危重型:西医急救为主,中医辅助减轻损伤
西医急救
中医辅助
(三)恢复期:中西医并重,促进功能恢复
西医康复
中医调理
家庭防护: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这些细节要做好
手足口病虽高发,但只要家长能及时识别病情、规范中西医用药、做好家庭防护,多数孩子都能顺利康复。若孩子出现重症信号,切勿犹豫,立即送医是关键。
参考文献
[1]《手足口病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指南》制定专家组,吴力群,熊磊.手足口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J].世界中医药,2024,19(17):2545-2551.

评论

推荐内容